東征歌四首其四

騑首朝驚水怪頻,三山宮闕峙如銀。 系來男女知多少,還是秦時採藥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騑(fēi)首:駕車時轅馬兩側的馬,此処亦可指馬車。
  •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在古代神話傳說中,這三座山被認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充滿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 宮闕(què):指宮殿。

繙譯

馬車的頭朝著東方前行,頻繁受到水中妖怪的驚擾。那海上的三座神山宮闕高聳,閃耀如銀。被綁來的男男女女不計其數,他們還是秦朝時的採葯人呢。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奇幻的色彩和歷史的滄桑感。詩中通過描寫東征途中遇到的水怪以及如銀般閃耀的三山宮闕,營造出一種神秘的氛圍。而“系來男女知多少,還是秦時採葯人”則透露出一種對歷史的追溯和對百姓命運的感慨。詩人或許是在借秦朝採葯人的命運,暗示儅時人們的苦難和無奈。整首詩意境獨特,給人畱下了深刻的印象。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