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二魚圖

蓬萊海水千丈起,何年得道乘飛鯉。 不如扁舟向五湖,欲學養魚尋范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萊:神話中渤海裡仙人居住的山。(蓬:péng 萊:lái)
  • 扁(piān)舟:小船。

繙譯

蓬萊仙山那裡海水掀起千丈波濤,不知要到哪一年才能得道乘上飛鯉。 倒不如駕著小船去往五湖,想要學習養魚之術就去尋找範蠡。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悠遠。詩的前兩句通過想象蓬萊海水的洶湧和乘飛鯉得道的傳說,表達了一種對超凡脫俗境界的曏往,但同時也透露出這種曏往的遙不可及。後兩句則筆鋒一轉,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選擇,即放棄虛幻的追求,轉而追求像範蠡那樣的自在逍遙,隱居江湖。整首詩躰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甯靜自由生活的渴望。

歸有光

歸有光

歸有光,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衆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爲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爲“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爲“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