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錶兄王幼振兼邀枉過

· 鍾惺
病來疏舊友,老至念周親。 五十餘中表,存亡凡幾人。 回頭梨慄日,彈指杖輿身。 莫悔前時闊,從今相過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表:指與姑母、舅父的子女的親戚關係。(「中」讀音:zhōng)
  • 梨慄:指童年時期。
  • 杖輿:泛指老人出行的工具,這裏指代年老之身。

翻譯

自從生病以來,我疏忽了與舊友的聯繫,人到老年就越發懷念至親之人。我和表兄們五十多人有着中表之親,而如今還在世的又有幾個呢?回首往昔的童年時光,那彷彿還在眼前,而轉眼間自己已經到了需要依靠柺杖和轎子出行的年紀。不要爲過去的疏遠而懊悔,從今往後,我們要多多互相往來。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親情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的開頭,詩人因病而意識到自己對舊友的疏忽,同時隨着年齡的增長,對親人的思念也愈發強烈。接着,詩人提到與衆多表兄的親戚關係,並感嘆其中存亡的變化,流露出對人生無常的無奈。然後,通過回憶童年時光和對比現在的年老之態,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匆匆。最後,詩人呼籲不要爲過去的疏遠而後悔,應珍惜當下,多加強彼此之間的往來,體現了對親情的重視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自然,給人以深刻的感觸。

鍾惺

明湖廣竟陵人,字伯敬,號退谷。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行人,歷官南京禮部主事。租秦淮水閣讀史,記其心得爲《史懷》。官至福建提學僉事。其詩矯袁宏道輩浮淺之風,幽深孤峭流於鑱削。與同裏譚元春評選《唐詩歸》、《古詩歸》,以此得大名,時稱“竟陵體”。晚逃於禪。另有《詩合考》、《毛詩解》、《鍾評左傳》、《隱秀軒集》、《名媛詩歸》、《宋文歸》、《周文歸》。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