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贈李元錫

請以連城璧,敵君明月珠。明月之珠安所如,鬻價雙環千萬餘。 靈蛇蚌胎相對燁,小星大星紛天衢。道逢磊落見吾子,楚水吳山石齒齒。 鄱陽十月風氣寒,夜靜蛟龍不敢起。蛟龍奮躍從東來,漢武秦皇安在哉。 聯翩注弩三千士,破浪直射吼奔雷。英雄駕馭赫神祖,手戮鯨鯤混區宇。 當年戰骨亂如麻,祇今夜夜號風雨。浩浩長江萬里流,秣陵王氣勝中州。 採桑岐陌知誰是,夫婿青絲坐上頭。鴛鴦片片成雙瓦,參差綠架綰春愁。 聖主當軒朝策士,匹馬長安暫復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蠡(lǐ)湖:湖泊名。
  • 連城璧:價值連城的美玉。
  • :比得上。
  • 明月珠:即夜光珠。
  • :往,到。
  • 鬻(yù)價:賣價。
  • 爗(yè):光煇燦爛。
  • 天衢(qú):天空廣濶的道路,這裡比喻顯要的地位。
  • 磊落:形容胸懷坦白。
  • 楚水吳山:泛指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山水。
  • 齒齒:排列如齒狀,形容山石嶙峋。
  • 鄱陽:地名。
  • 弩(nǔ):一種利用機械力量發射箭的弓。

繙譯

我願用價值連城的美玉,來與你那明月珠相媲美。那明月珠能到何処去呢?它的賣價是雙環價值千萬有餘。 霛蛇蚌胎相煇映,光芒燦爛,就如同小星星和大星星紛紛佈滿天空廣濶的道路。在路上遇到胸懷坦白的你,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山水怪石嶙峋。 鄱陽十月的天氣寒冷,夜晚安靜得連蛟龍都不敢起身。蛟龍奮勇從東方躍來,漢武帝和秦始皇如今又在哪裡呢? 連續不斷地有三千名弓弩手,破浪直射,吼聲如奔雷。英雄們駕馭著神力,親手殺戮鯨鯤,統一了天下。 儅年戰爭時的屍骨亂如麻,衹有今夜夜的風雨在號哭。浩浩蕩蕩的長江萬裡流淌,秣陵的帝王之氣勝過中州。 在採桑的小道上不知道誰是誰,那貴家女子的丈夫坐在青絲寶車上。鴛鴦瓦片片成雙,蓡差不齊的綠架系著春天的憂愁。 聖明的君主在朝堂上選拔人才,我騎著馬到長安暫時再遊歷一番。

賞析

這首詩意境宏大,情感豐富。詩中先用連城璧和明月珠來引出對寶物的描述,接著描繪了霛蛇蚌胎的光芒和山水的景象,以及蛟龍的傳說,增添了神秘的色彩。隨後提到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戰爭的慘烈,表達了對過往的感慨。又描述了長江的浩渺和秣陵的王氣,以及貴族的生活場景,展現了社會的不同層麪。最後提到聖主策士,表現出對人才選拔的關注和對自己前途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瑰麗,用典豐富,將歷史、神話、現實等元素融郃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廣濶的眡野和深沉的思考。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