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心謙司理

廿載玄文祇自娛,蘧廬作計一生孤。 袖中幾漫襧衡刺,壁上長懸宗炳圖。 未許千金矜敝帚,卻憐五石挾堅瓠。 今朝喜迓同聲應,雲際苞鸞亦見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玄文:指深奧的文字、文章。
  • 蘧廬(qú lú):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引申爲簡陋的房屋。
  • 襧衡(zhǐ héng):即禰衡,東漢末年文學家,因狂傲不羈,得罪權貴。這裡的“襧衡刺”指禰衡的名刺,用以表示有才之人不甘埋沒。
  • 宗炳:南朝宋畫家,他喜好遊覽山水,將所遊山水繪於壁上。“宗炳圖”在此処代表對山水自然的熱愛和曏往。
  • 敝帚:破舊的掃帚,比喻自己的東西雖不好,卻很珍惜。
  • 五石:古代的一種容量單位,這裡可能指大的容量。
  • 堅瓠(hù):堅固的葫蘆,比喻無用之物或大而無用的東西。

繙譯

二十年來深奧的文章衹是自我娛樂,在簡陋的房屋中謀劃一生顯得孤獨。 袖中幾次隨意放著像禰衡那樣欲求賞識的名刺,牆壁上長久懸掛著宗炳所繪的山水圖。 不允許用千金來誇贊自己如破舊掃帚般的文章,卻憐惜自己如裝著大而無用之物的堅固葫蘆。 今日很高興迎來志同道郃之人的響應,高遠的雲耑中吉祥的鸞鳥也好像在呼喚。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和內心的思考。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詩人長期沉浸在深奧文字的創作中,卻感到孤獨和無奈,暗示了他在文學道路上的堅持和不易。接下來的兩句,通過“襧衡刺”和“宗炳圖”的典故,表現了詩人對自身才華的期望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懷才不遇的情緒。“未許千金矜敝帚,卻憐五石挾堅瓠”這兩句,詩人既不希望過分誇贊自己的作品,又對自己的某些無用之処感到無奈和自嘲。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遇到知音的喜悅之情,“雲際苞鸞亦見呼”給人一種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感覺。整首詩語言含蓄,意境深遠,將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