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蘭玉樹圖爲任公作

華堂晝永搴珠箔,金爐嫋篆香菸撲。 紫燕蹴塵去復回,玉階細點蒼苔薄。 上有芝蘭簇簇生,丹芽紺節含清芬。 九畹靈根良足瑞,三秀遠自甘泉分。 舊㔣謝家曾植此,封胡遏末紛莫比。 大幹同誇入漢低,孫枝亦復淩雲起。 任昉才名世所稀,風流何必讓烏衣。 琅玕繞砌堪承潤,更浥朝陽露未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qiān):撩起,揭開。
  • :指篆香,一種盤香,形狀像篆字。
  • (cù):踢,踏。
  • (wǎn):古代地積單位,三十畝爲一畹。
  • (gàn):稍微帶紅的黑色。
  • (同「榭」):建築在臺上的房屋。
  • 封胡遏末:舊時用爲稱譽兄弟子侄的話。封胡,謝韶小名;遏末,謝淵小名。
  • 任昉(fǎng):南朝梁文學家,字彥升。
  • 琅玕(láng gān):似珠玉的美石。
  • (yì):溼潤。

翻譯

華麗的堂屋白晝漫長,撩起珠簾,金色的香爐裏嫋嫋升起盤香,香菸瀰漫。紫燕踢着塵土飛去又飛回,玉石臺階上仔細地點綴着薄薄的青苔。

上面有一簇簇的芝蘭生長着,紅色的芽苞和黑色帶紅的莖節蘊含着清新的芬芳。九畹的靈根確實是足夠祥瑞,靈芝的三秀遠從甘泉那裏分來靈氣。

舊時的榭臺上謝家曾經種植過這種植物,謝家子弟優秀非凡,無人能比。大樹一同誇讚它進入漢朝時也顯得低矮,它的旁枝也再次高高聳起直入雲霄。

任昉的才名世間稀少,他的風流倜儻何必遜於烏衣巷的子弟呢。美石環繞着臺階能夠承受潤澤,更有朝陽的露水還未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芝蘭玉樹圖,通過對堂屋環境、芝蘭的生長狀況以及與歷史上著名家族和人物的關聯,展現出一種高貴、祥瑞和充滿生機的景象。

詩的開頭描寫了華堂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富有生機的氛圍。接着詳細描述了芝蘭的生長情況,強調了其祥瑞和清新芬芳。然後通過提及謝家曾經種植類似的植物,以及大樹和旁枝的形象,暗示了家族的繁榮和人才的輩出。最後,將任昉的才名與烏衣巷的子弟相提並論,進一步突出了其風流倜儻和才華橫溢。

整首詩用詞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芝蘭玉樹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傑出人才的讚美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歷史典故和形象的比喻,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