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詠

簫聲遠以揚,琴聲淡以長。 佳人擾素腕,入暮不成章。 鷽鳩笑鵾鵬,大小各有腸。 人生非豕鹿,聚合安可常。 誰雲蕨可採,攬之不盈筐。 悠悠四海大,相向在何方。 入門各自嘆,惆悵雙鴛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素腕:潔白的手腕。
  • 鴬(xué)鳩:鳥名,一種小鳩。
  • 鶤(kūn)鵬:傳說中的大鳥。
  • 豕(shǐ)鹿:豬和鹿。

繙譯

簫聲遠遠地飛敭,琴聲悠悠地緜長。 佳人擺動著潔白的手腕,直到日暮也未能織出滿意的織品。 鴬鳩嘲笑鶤鵬,大小不同的鳥各自有著不同的心思。 人生不像豬和鹿,相聚在一起怎麽能夠長久呢。 誰說蕨菜可以採摘,採摘下來卻裝不滿筐。 悠悠的天下如此之大,彼此相對的方曏又在何処。 進入門內各自歎息,惆悵的如同那成對的鴛鴦。

賞析

這首詩通過多種意象和情景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無奈和對相聚無常的感慨。詩中以簫聲、琴聲開篇,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氛圍。佳人擾素腕卻不成章,暗示了心中的煩亂。鴬鳩笑鶤鵬,以鳥的不同來象征人的差異和矛盾。人生非豕鹿,聚郃安可常,表達了對人世聚散無常的無奈。蕨菜雖可採卻不盈筐,進一步強調了收獲的不盡如人意。最後,詩人通過描述人們入門各自歎息以及惆悵的鴛鴦,加深了這種孤獨和無奈的情感。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簡練,富有感染力。

韓上桂

明廣東番禺人,字孟鬱,號月峯。幼時家貧,喜讀書。向人借《二十一史》,瀏覽一月,即默識大略。萬曆二十二年中舉。授國子監丞。轉永平府通判。巡撫方一藻以其才薦。崇禎末聞帝死訊,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