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

水疑天際來,聲自雲間起。 耳根本無塵,對此何以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際: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天和地交界的地方,拼音:tiān jì)
  • 雲間:雲層中間,高空(高高雲層之中,拼音:yún jiān)
  • 耳根:佛教以六根爲「眼、耳、鼻、舌、身、意」,耳根即耳朵的感官能力,在這裏可理解爲耳朵,聽覺(ěr gēn)

翻譯

水好似從天邊而來,聲音從雲層中間響起。 耳朵聽覺的根本沒有塵土沾染,面對這樣的景象(水聲)又能用什麼來清洗(此處指淨化心靈)呢?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充滿自然之趣的石洞景象。詩的前兩句通過「水疑天際來,聲自雲間起」,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水的來源之遙遠和聲音的高遠,給人一種宏大而神祕的感覺,展現出石洞周圍環境的雄偉與奇妙。後兩句「耳根本無塵,對此何以洗」,則從對自然景象的描述轉向了對內心的思考。詩人認爲耳根(聽覺)本應是純淨無染的,面對這樣美好的自然之景,心靈似乎也得到了淨化,無需刻意去尋找其他的方式來清洗。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讚美和對內心純淨的追求。

羅素月

羅素月,博羅人,一作東莞人。入羅浮山爲女道士,嘗募種梅千本於梅花村,雅能詩。事見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一〇〇。 ► 6篇诗文

羅素月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