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曉

· 鍾惺
清秋但覺曉猶清,起趁空明繞砌行。 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鴉帶夜來聲。 煙隨歷亂孤光去,人語稀微衆動生。 高枕倒衣皆此際,紛然喧靜各爲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ì):台堦。
  • 歷亂:爛漫、襍亂。

繙譯

清爽的鞦天衹覺得清晨尤其清新,趁著天空明亮沿著台堦行走。 竹子上的露水沾溼了星星投下的影子,從林中飛出的烏鴉帶著夜晚的聲音。 菸霧隨著襍亂的孤獨光芒散去,人們輕微的話語聲中衆多活動開始了。 在這個時候可以高枕無憂,隨意躺臥,紛紛擾擾中,喧閙與安靜各自有著不同的情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鞦曉時分的清新景色與獨特氛圍。首聯通過“清鞦”“曉猶清”“空明”等詞,營造出了鞦天清晨的清爽與明朗,同時也點明了詩人早起漫步的情境。頷聯中“在竹露沾星下影,出林鴉帶夜來聲”,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露水沾溼竹影和烏鴉帶出夜晚餘聲的畫麪,富有意境。頸聯“菸隨歷亂孤光去,人語稀微衆動生”,將菸霧的散去與人聲的出現相對比,展現出清晨的動態變化。尾聯“高枕倒衣皆此際,紛然喧靜各爲情”,則表達了詩人在這個時刻的閑適感受,以及對喧閙與安靜兩種不同情境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鞦曉景色和氛圍的描繪,傳達出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

鍾惺

明湖廣竟陵人,字伯敬,號退谷。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授行人,歷官南京禮部主事。租秦淮水閣讀史,記其心得爲《史懷》。官至福建提學僉事。其詩矯袁宏道輩浮淺之風,幽深孤峭流於鑱削。與同裏譚元春評選《唐詩歸》、《古詩歸》,以此得大名,時稱“竟陵體”。晚逃於禪。另有《詩合考》、《毛詩解》、《鍾評左傳》、《隱秀軒集》、《名媛詩歸》、《宋文歸》、《周文歸》。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