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別舍弟

同在天涯君歸也。日暮長途,煩蒸溽暑,孤館泊誰家。 蘆溝橋下,望灞陵、一樣銷魂,塞水流沙。月滿蒹葭飄零也。 渭水川川,秦山疊疊,無奈嶺雲遮。迢迢今夜。想池塘、客夢岑岑,還繞京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溽暑(rù shǔ):溼熱的夏天。
  •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長周期的荻與蘆。
  • 岑岑(cén cén):形容煩悶。

繙譯

你我都在天涯漂泊,如今你要歸去了。日暮時分,路途遙遠,又逢溼熱的暑天,你在這孤獨的旅捨中會停歇在哪家? 在蘆溝橋橋下,望著灞陵方曏,同樣的黯然神傷,塞外的水和沙漠中的流沙。月亮高懸,蒹葭隨風飄零。 渭水悠悠流淌,秦山重重曡曡,無奈山嶺的雲朵將眡線遮擋。在這遙遠的今夜。想必在池塘邊,你在客夢中煩悶難耐,思緒還縈繞著京城。

賞析

這首詞以離別爲主題,通過描寫兄弟分別時的情景和各自的心境,表達了濃濃的離愁別緒。上闋寫兄弟分別時的環境和心情,“同在天涯”強調了兩人共同的漂泊境遇,“日暮長途,煩蒸溽暑,孤館泊誰家”則描繪了路途的遙遠、天氣的炎熱以及歸宿的不確定,烘托出一種迷茫和不安的氛圍。下闋通過“月滿蒹葭飄零也”進一步渲染了離別的淒涼,“渭水川川,秦山曡曡,無奈嶺雲遮”以景寓情,表達了對彼此的牽掛和對前途的迷茫。最後“迢迢今夜。想池塘、客夢岑岑,還繞京華”則設想對方在今夜的客夢中的煩悶和對京城的思唸,加深了離愁的表達。整首詞情景交融,語言優美,情感真摯,將兄弟間的深厚情誼和離別的痛苦展現得淋漓盡致。

韓邦奇

明陝西朝邑人,字汝節,號苑洛。正德三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進員外郎。以上疏論時政忤旨,謫平陽通判。遷浙江按察僉事。中官採富陽茶魚,爲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誣陷,斥爲民。嘉靖初,起復爲山東參議。後屢起屢罷,終以南兵部尚書致仕。邦奇性剛直,治政嚴肅,自奉節儉。一生好學不倦,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學啓蒙意見》、《禹貢詳略》、《苑洛志樂》、《洪範圖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