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
註釋
- 船子:作者自稱。
- 赤腳踏海水:形容歷經艱難漂泊,不爲功名所累的灑脫生活態度,也暗示作者曾漂泊海上、經歷坎坷。
- 稷(jì)契(xiè) : 古代賢臣名,代指輔佐君王成就大業的賢能之士,此指想要建立功名的志向。
- 非薄湯武:非議輕視商湯王、周武王等古代聖君。這裏指不認同用傳統的方式追求功名富貴與所謂的成就,有以:有原因,有根據。
- 神祖:指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廟號「太祖」。
- 環堵:房屋四周的牆壁,借指狹小的居室,這裏指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狀態。
- 金銅仙人淚如雨:化用李賀詩《金銅仙人辭漢歌》典故,借漢武帝時承露盤被拆遷,金銅仙人落淚,暗示明朝滅亡的悲痛與山河變色。
- 徂(cú):往、到,這裏表示國運走向衰落。
- 屯蹇(zhūn jiǎn):艱難困苦。屯、蹇均爲《易經》中的卦名,代表艱難險阻。
- 蚩尤:古代傳說中的部落首領,慣於興兵作亂,這裏指代戰亂。
- 二豎:病魔的代稱,這裏指母親被疾病纏身 。嬰:纏繞、糾纏。
- 璚(qióng)玖:美玉 ,這裏指代妻子的美好品德與容貌。
- 姑嫜(zhāng):丈夫的母親和父親,即公婆。
- 箕帚:打掃衛生的工具,這裏代指做家務,操持家務。
- 黃虯(qiú) :比喻豪傑之士在亂世中流離變化,黃虯傳說中爲一種黃色的蛟龍。
- 八荒:指四方八面遙遠之地,意即天下。
- 帝閽(hūn):原指天帝的守門人,後指皇帝的宮門 ,引申爲朝廷。
- 薇蕨(wēi jué) :薇和蕨都是野菜,采薇蕨代表歸隱生活。
翻譯
有個遊子名爲船子,這一生光着腳在海水中闖蕩。經歷了無數戰鬥致使失眠難安,所謂的功名富貴不過是虛幻一場。把自己比作稷契那樣想建功立業的人多麼愚蠢啊,我非議輕視湯武這些聖君也是有原因的。哎,唱這第一首歌時情緒激昂,讓日月都失去明亮,顯得慘淡無光。
我出生時正逢聖明的太祖在位,四海百姓安居樂業都能守着自家小茅屋生活。可是明朝輝煌的三十年過去後,山河鉅變,就連金銅仙人也落淚哀愁國運。上天似乎要滅絕明朝的國運,何況我如今又沒了家,愁苦倍增。就算死在溝壑屍骨風乾,現在河山變色,我又該何去何從?就像那受傷翅膀的胡雁仍努力高飛,可萬丈蛟龍也會不幸落入大網。哎,這第二首歌唱得多麼寒心,只聽見林木被風颳得颯颯作響,大風漫漫不停。
我的母親生我很晚,我小時候疾病纏身,長大後更是歷經挫折。我一生若不能建功立業,到老又有什麼意義?偏偏又趕上如蚩尤造反的亂世,四處都是戰火紛飛。可嘆這甲申年明朝滅亡,母親又被病魔深深糾纏。哎,唱這第三首歌思緒都斷絕了,只看到鶖鶬白天號叫,我的淚水都快流成了血。
我有一位賢妻身佩美玉般的品德,十年來一直是我賢良的閨中伴侶。還有兩男一女尚未長大成才,總在堂前跑着要梨要慄地玩耍。你因爲生病數年還要侍奉公婆,獨自一人孤苦伶仃、面容憔悴仍操持家務。誰能想到如豺狼般的清兵闖進來,驚嚇加上勞累使你早早去世。哎,這第四首歌越唱越悲苦,每晚都能聽到飢餓的烏鴉對着孤兒啼叫。
我有一間破舊的屋子在東門邊,屋後面種着梧桐樹,屋前掛着簾子。幾間破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門總緊閉,屋內四壁安靜,長滿了綠色的苔蘚。自從邊疆戰亂爆發,我倉皇之間失去了溫暖的家。我要離開這裏又能去往什麼地方?到處都戰亂不停,連打漁砍柴的地方都沒有,雞犬不寧。昔日的老友如今境遇不同,新人舊人都已頭髮花白不如當年。哎,這第五首歌悲傷低迴,連天上的浮雲都爲我的哀傷停留。
我有知心好友遠在天邊,他們有的當初是少年,有的已是蒼蒼老者。在這亂世中他們都像是巨大的黃虯歷經波折。他們的熱血揮灑在天下各地。如今整個明朝陷入戰亂動盪,只有明亮的落月照滿屋內。哎,這第六首歌是最悲傷的了,就如同春蘭秋菊年年生長卻無法改變這悲慘的命運。我想要像后羿挽弓救日、救月那樣拯救國家,無奈宮門緊閉,朝廷昏暗,連晨星都沒落了。我一介文人面對時勢哀傷落淚,又飢又寒又老又醜,只剩下皮包骨頭。不知道什麼時候東海能涌起救亡的波濤,我暫且只能去西邊園子採摘薇蕨聊以度日。哎,這第七首歌聲音細碎,我只有忍氣吞聲帶着滿心恨意歸入山丘。
賞析
這首組詩效杜甫《同谷七歌》,以深沉悲痛的情感和寫實的筆觸描繪了作者在明清易代之際的悲慘境遇和家國之思。詩歌開篇通過「赤腳踏海水」「身經戰鬥少睡眠」等語句展現自身艱辛且動盪的人生經歷,批判了追逐功名的虛妄。第二歌描述了明朝興亡變遷,用「金銅仙人淚如雨」等描寫表達對明朝衰亡的哀慟。第三歌談及母親在亂世中生病,滿含對母親的愧疚;第四歌傾訴妻子操勞早亡的悲慘,「飢烏夜夜啼孤兒」更添悲慼。第五歌寫自己住所破敗、無家可歸的淒涼;第六歌感念遠方友人在戰亂中的遭遇 ;第七歌嘆息自己壯志難酬,只能無奈歸隱。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沉鬱頓挫,用典精當且自然,借古喻今傳達詩人的沉痛哀傷。詩歌用詞樸實,卻能精確刻畫亂世中的絕望無奈、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不甘等複雜情緒,不僅是個人身世的悲歌,更是那個動盪歷史時期的真實寫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