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去年五月望,流水滿一房。 今年後三夕,大雨覆沒牀。 我辭江海來,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復見,車馬馳康莊。 矧居圜土中,得水猶得漿。 忽如巨石浸,倉卒殊徬徨。 明星尚未啓,大風方發狂。 叫呼人不應,宛轉水中央。 壁下有水穴,羣鼠走踉蹡。 或如魚潑剌,墊溺無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業爲世間人,何處逃禍殃。 朝來闢溝道,宛如決陂塘。 盡室泥濘塗,化爲糜爛場。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惡氣所侵薄,疫癘何可當。 楚囚欲何之,寢食此一方。 羈棲無復望,坐待僕且僵。 乾坤莽空闊,何爲此涼涼。 達人識義命,此事關綱常。 萬物方焦枯,皇皇禱穹蒼。 上帝實好生,夜半下龍章。 但願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渾小事,我死庸何傷。
拼音
文天祥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