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兩國初忌
北風吹黃花,落木寒蕭颼。
哀哀我慈母,玉化炎海秋。
日月水東流,音容隔悠悠。
小祥哭下邳,大祥哭幽州。
今此復何夕,荏苒三星周。
嗟哉不肖孤,宗職曠不修。
昔母肉未寒,委身墮寇讎。
仰藥早雲遂,庶從地下游。
太阿落人手,死生不自由。
南冠坐絕域,大期落淹流。
白華下玄發,碧蘇生緇裘。
心口自相語,形影旁無儔。
空庭鬼火闃,天黑對牢愁。
魚軒在何處,魂魄今安否。
兒女各北歸,墳墓委南陬。
寒食雨悽悽,盂飯誰與投。
荊棘纏蔓草,狐兔緣荒丘。
長夜良寂寞,與我同幽幽。
我心亦勞止,我命實不猶。
昨夕夢堂上,樂昔歡綢繆。
覺來尚恍惚,血涕連衾裯。
晨興一瓣香,痛如螫在頭。
吾家白雲下,萬里同關憂。
遙憐弟與妹,几筵羅庶羞。
既傷母在殯,又念兄在囚。
兄囚不足念,毋亦爲母謀。
三聖去已遠,穹垠莽洪流。
緬懷百世慮,白骨甘填溝。
冥冥先大夫,鬱郁蒼松楸。
防山迄合葬,瞑目復何求。
拼音

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賈似道當權時受排擠。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軍進攻臨安,宋朝廷下詔徵勤王兵。任贛州知州的文天祥組成萬人的義軍,北上守衛。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軍營談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鎮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幫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從海道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在福州擁生趙呈爲帝,堅持抗元。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了幾個縣城,使抗元形勢大力好轉。但不久爲元軍所敗,退入廣東。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叫他寫信招張世傑投降,遭拒絕,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三年,途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從容就義。
► 9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