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 · 杏煙嬌溼鬢

杏煙嬌溼鬢。過杜若汀洲,楚衣香潤。回頭翠樓近。指鴛鴦沙上,暗藏春恨。歸鞭隱隱。便不念、芳盟未穩。自簫聲、吹落雲東,再數故園花信。 誰問。聽歌窗罅,倚月鉤闌,舊家輕俊。芳心一寸。相思後,總灰盡。奈春風多事,吹花搖柳,也把幽情喚醒。對南溪、桃萼翻紅,又成瘦損。
拼音

所属合集

#白香詞譜

注釋

​杏煙句:唐李賀《馮小憐》詩:“裙垂竹葉帶,鬢溼杏花煙。” 杜若:香草名,又名山姜。汀洲:水中沙土積成的小平地。《楚辭·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 楚衣:古代有楚人好細腰的傳說(見《墨子》、《荀子》、《淮南子》等)。此處用楚衣形容女子身材窈窕。唐李商隱《效長吉》詩:“長長漢殿眉,窄窄楚宮衣。” 鴛鴦沙:水邊沙地常爲鴛鴦所棲息,故稱。唐李德裕《鴛鴦篇》詩:“淹留碧沙上,盪漾洗紅衣。” 簫聲:《列仙傳》載,秦人蕭史善吹簫,秦穆公將女弄玉妻之,後皆仙去。 花信:自小寒至穀雨共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爲一候,計二十四候,每候應一花信。 窗罅:窗口。 舊家:從前。 芳心三句:李商隱《無題》詩:“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幽情:埋於心底的情思,指春情。​

賞析

這首詞寫一女子對她所眷戀的情人的思念。那是一位多情、美貌而又性格芳潔的年輕女郎。所以詞一開頭就將她置於煙雨杏花樹底、杜若芳洲溪畔。嬌豔、香潤、高雅。唐王昌齡《閨怨》詩云:“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詩寫閨中女子對出門遠行愛人的思念。“回頭翠樓近”的用意也正在於此。以下則轉入對女子“春恨”的心理描寫。因爲愛人遠離,所以她看到沙上兩兩鴛鴦要產生春恨,也就是說沙上並禽對她發生了移情的作用。那男子也許是急於回家省親,匆匆而去,而未曾考慮到此時一別,那女子是否經受得住。詞中“芳痕”似應作“芳心”來解釋。“自簫聲”兩句是說人去樓空,天天盼着他歸來重逢,數着歸期。古代女子有花卜歸期的習俗,宋辛棄疾《祝英臺近》詞:“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再數故園花信”應屬同樣的習俗,甚至與唐代的金錢卜也是同一回事。下片承上“自簫聲、吹落雲東”而來;吹簫人(女子眷戀的情人)去後,還有誰來關心她,在窗口聽她似夜鶯般的歌聲,同倚曲欄望月呢?從前的俏模樣也因這深深的相思而改變了,她心灰意懶,萬般無奈。然而春風依然吹拂大地,吹開了百花,擺動着柳絲,它是不管你此刻的心境如何的。這輕柔的、暖洋洋的春風,撥動着少女本已枯萎的春心,深埋心底的幽情重又喚醒。然而別離畢竟是事實,是殘酷的現實,她的心又暗淡了;在桃花將欲吐紅的季節,她憔悴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她陷入了深深的苦悶之中。全詞寫離愁,有一種輕倩的情韻,聲調諧婉,意態溫存,充滿了朦朧的哀美。宋王雱《眼兒媚》詞雲:“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詞境似之。​

史達祖

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開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過幕僚。韓侂冑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牽連受黥刑,死於貧困中。史達祖的詞以詠物爲長,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還在寧宗朝北行使金,這一部分的北行詞,充滿了沉痛的家國之感。今傳有《梅溪詞》。存詞112首。 ► 1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