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父寄半夏

齊州多半夏,採自鵲山陽。 累累圓且白,千里遠寄將。 新婦初解包,諸子喜若狂。 皆雲已法制,無滑可以嘗。 大兒強佔據,端坐斥四旁。 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 須臾被辛螫,棄餘不復藏。 競以手捫舌,啼噪滿中堂。 父至笑且驚,亟使啖以姜。 中宵方稍定,久此燈燭光。 大鈞播萬物,不擇窳與良。 虎掌出深谷,鳶頭蔽高岡。 春草善殺魚,野葛挽人腸。 各以類自播,敢問孰主張。 水玉名雖佳,神農錄之方。 其外則皎潔,其中慕堅剛。 奈何蘊毒性,入口有所傷。 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 急難我輩事,感惕成此章。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齊州:指濟南。
  • 半夏:(bàn xià)中葯名。
  • 鵲山:山名。
  • 法制:這裡指按照方法進行砲制。
  • 辛螫:(shì)刺痛。
  • 大鈞:指大自然。
  • :(yǔ)惡劣。
  • 虎掌:一種植物,有一定毒性。
  • 鳶頭:一種植物,有毒。
  • 水玉:即半夏。
  • 神辳: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辳氏。

繙譯

在齊州有很多半夏,是從鵲山之陽採摘來的。它們累累串串圓潤又潔白,從千裡之外寄過來。剛新婚的媳婦解開包裹,孩子們歡喜得近乎瘋狂。都說已經經過砲制,沒有滑膩的感覺可以品嘗。大兒子強力佔取,直直地坐在那裡呵斥四周。二女兒從他腋下伸出手,一抓就已經去掉了一半。不一會兒被刺痛了,扔掉賸下的不再收藏。競相用手摸著舌頭,哭叫吵閙聲充滿中堂。父親到了又笑又驚,急忙讓他們喫薑。到半夜才稍微安定下來,長久地在這燈燭光亮下。大自然孕育萬物,不會選擇壞的和好的。虎掌出自深穀,鳶頭遮蔽高岡。春草善於殺魚,野葛能纏人腸子。各自按照類別自然繁衍,敢問是誰來主張。水玉名字雖好,神辳有記錄它的方法。它的外表很皎潔,它的內心追求堅剛。無奈蘊含毒性,進入口中就會使人受傷。老兄喜好服食這類東西,像這樣的情況也可以防備。碰上急難是我們這類人的事情,因有所感觸警惕而寫成這首詩章。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父親寄來的半夏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了孩子們對半夏的好奇與嘗試,以及嘗試後中毒打閙的場景,使得詩歌充滿生活氣息。詩中還探討了大自然萬物的複襍性,如各種有特點和毒性的植物。既描寫了現實景象,又蘊含了對事物兩麪性的思考,以及對人們應對生活中各種情況的提醒。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情節生動有趣,以小見大,富有深意。

孔平仲

宋臨江新淦人,字義甫,一作毅父。孔武仲弟。英宗治平二年進士,又應制科。以呂公著薦爲祕書丞、集賢校理。哲宗紹聖中,言者謂其元祐時附會當路,譏毀先烈,貶知衡州。元符二年,提舉劾其違常平法,責惠州別駕,安置英州。徽宗立,召爲戶部金部郎中,出提舉永興路刑獄,帥鄜延、環慶。黨論再起,罷,主管兗州景靈宮卒。長於史學,工文詞,與兄孔文仲、孔武仲以文聲起江西,時號三孔。有《孔氏談苑》、《續世說》、《良世事證》、《釋稗》、《詩戲》、《朝散集》(編入《清江三孔集》)。 ► 8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