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徐星伯年丈論江河二源賦此紀之

河出崑崙虛,並渠千七百。 崑崙在何所,譯言阿木七。 其下星宿海,沮洳鍾巨澤。 三伏復三見,經歷古西域。 伏遇沙塞黃,見遇土壤黑。 神禹所疏鑿,荒度始積石。 漢使尋張騫,元使命都實。 雖經絕塞行,所見殊未的。 國朝幅?廣,已擴地球脊。 茫茫葉爾羌,遠與河源值。 迢迢阿克蘇,亦近河源側。 我觀河源圖,惜未河源涉。 聊作河源詩,當著河源說。 江源亦有三,遠者來崑崙。 山南與山北,與河同發源。 是名金沙江,兩界包乾坤。 萬丈溫都雪,消以朝陽暾。 亦有鴉礱江,青海接玉門。 源與星宿同,滿地銀濤翻。 岷山地最近,門闥通松潘。 羊膊與鐵豹,咫尺籬與藩。 遠幹近爲支,勢若卑承尊。 衛藏地可括,井絡天可捫。 李冰鑿離堆,石犀今猶存。 鱉靈闢三峽,更驗江水痕。 一卷入蜀記,剪燭從君論。
拼音

陳裴之

陳裴之,字孟楷,號小云,又號朗玉,錢塘人。諸生,官雲南府南關通判。有《澄懷堂集》。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