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夫行
註釋
- 瘴氣: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溼熱空氣,從前認爲是瘴癘的病原。
- 猩血:猩猩的血,常用來形容紅色。
- 深箐(qìng):指竹林茂密的山谷。
- 涵:包含,包容。
- 藤蘿:又名紫藤蘿,是優良的觀花藤木植物。
- 洪荒:指混沌矇昧的狀態。
- 尻(kāo):屁股。
- 轉餉:轉運軍糧。
- 乳飴:奶糖,這裏形容人被熱氣烘烤的樣子。
- 糜(mí):碎爛。
- 熊羆(pí):熊和羆,皆爲猛獸,常用來比喻勇猛的武士。
- 貲(zī):財物。
- 踐更:古代的一種徭役。
- 水晶:一種礦物質。
- 金英:泛指黃菊或金花。
- 茸茸:柔細濃密貌。
-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叢。
- 連坐:舊時的一項法律規定,一人犯法,他的家屬、親族、鄰居等連帶受處罰。
- 手實:唐宋時在基層官吏監督下居民自報戶內人口、田畝以及本戶賦役承擔情況的登記表冊。
- 閭閻(lǘ yán):原指古代里巷內外的門,後泛指平民老百姓。
- 吉網羅鉗:指酷吏羅織罪名,陷人於罪。
- 青燐:人和動物屍體腐爛時分解出的磷化氫,並自動燃燒。夜間在野地裏有時看到的白色帶藍綠色火焰就是磷火。
翻譯
瘴氣蒸騰使得萬千山峯變成赤色,懸崖似乎被灑遍了猩猩血的顏色。深深的山谷自古以來就無人行走,到如今纔開闢出滿是荊棘的道路。道路處在千萬座山峯之中,山谷深不見底包含着虛空。藤蘿還帶着混沌矇昧的氣息,炮火不斷進行着開鑿工程。開鑿還沒停止就驅趕人上去,拉夫的人前面的哭泣後面的遙望。手和腳當作車輪屁股當作車軸,猙獰的風雨和狂風催促着轉運軍糧。熱氣烤灼人好像要變成奶糖,冷氣流中人會變成殭屍。有毒的溼氣浸漬人會腐壞脾臟。天上驚雷聲起大地塌陷,又有破碎的石頭墜落砸爛人的身軀和肌膚。過去中華處於全盛時期時,征討外族役使人力人們卻都不知道。用黃金鋪滿大地士兵們爭搶前往,哪裏像如今驅趕人去供那些兇猛武士驅使。兵卒有三千而被徵勞役的人有十萬,從中央到南北到處蒐羅。體弱的繳納財物強壯的奉獻自身,輪番的徭役急切得像閃電。聽說溪流中生產水晶,又期望山中能生出金花。可憐人的血汗換來了空曠的地方,一寸寸的柔軟草地是原野上萬具骨頭支撐着。長長的樹林經過沒有一天是溫暖的,高高的山峯再去就得有冰塊。五月穿着皮衣仍受困於雪山,萬民痛苦流涕直到天色昏暗。問他們爲何不逃跑,他們說無處可以隱藏在蓬蒿里。商鞅的保甲法和連坐制,惠卿的手實法像吹毫毛一樣。唉呀,平民百姓爲什麼謀求安定的居所,這裏的法比連環弓弩還厲害。酷吏羅織罪名陷人於罪根本無法想象,像虎一樣苛刻像蛇一樣收斂讓人不忍心看。相逢都覺沒人應有的樣子,山頭每天發出鬼火般的青磷光。不要埋怨災星散落在平地上,試着看看炮火如雨點穿過樹林的昏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在艱苦環境下被徵役民衆的悲慘景象。詩中通過對惡劣自然環境(如瘴氣、深谷、風雨等)、繁重勞役(手足作車等)、殘酷法令(保甲連坐等)以及民衆痛苦遭遇(膏血換空地等)的描寫,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民衆的苦難。詩人以強烈的情感和生動的語言,如「熱氣爍人成乳飴」「毒溼漬人爲腐脾」等,突出了環境的惡劣和對人的殘害。最後通過對災星、炮雨等的描寫,進一步烘托了悲慘的氛圍。整首詩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義,讓讀者對那個時代的苦難有了更直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