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樑鈍庵

· 洪繻
一年不見樑鈍庵,見說已作古人談。 廣州潮際風和雨,曾記遊蹤到東南? 先生詩筆能使健,時如老驥騰服驂。 五十功名無所就,三千里路猶健探。 先生老境爲詩格,自說學詩比高適。 詩篇無多篇可傳,將軍門下爲揖客。 當時方盛漢官儀,幕府橐筆從文螭。 草檄欲取玉鞶帶,登筵輒揮金屈卮。 滄桑之後君再至,匪遇山狙即野狸。 晦跡韜光不復出,杜門謝客惟作詩。 逸蹤到鹿尋逸侶,索讀文詩到予處。 揚子雕蟲爲我傾,茅容只雞送君去。 去後君即歸廣州,竟聞玉樹埋荒邱! 庾信哀時賦未就,相如遺稿誰得收! 五虎海門不可見,啼烏落日聲啾啾。
拼音

洪繻

洪繻,《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爲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並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