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潦怨

· 洪繻
東山水決決,西海水茫茫。海隅十萬家,乃在水中央。 問水何自來?來自熬鹽場。鹽場亦何益?徒以充上供。 合貲作鹽戶,傾家受鹽氓。民爲鹽貧瘠,官爲鹽富商。 時無蜃蛤利,人有魚鱉殃。鹽田百千頃,聚土海生桑。 有人收海市,無人浚海塘。濁流出山谷,汎濫齊屋樑。 嗷嗷澤中雁,誰開洛口倉!水害方竭蹶,水租乃披猖。 有田乏水潤,到處徵水糧。雲欲修水道,頓增十倍強。 納輸或濡滯,抄沒甚鋃鐺。下戶封衣物,上戶封屋房。 水利民所有,乃爲官所攘。峨峨水租府,乃是東洋莊。 累累水租金,乃充東洋囊。年來水薦至,災黎溢四方。 食魚思建業,飲水思武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洪潦(lǎo):洪水。潦,雨後的積水。
  • 繻(xū) :一種彩色的絲綢。這裏是詩人名字。
  • 決決:形容水流聲,也形容水流急速的樣子 。
  • 海隅(yú):海角,海邊。
  • 上供:向上面的官府或朝廷進貢物品。
  • 合貲(zī):湊集錢財。貲,同「資」,財物。
  • 鹽戶:以製鹽爲業的人家。
  • 鹽氓(méng) :鹽民。
  • 蜃(shèn)蛤(gé)利:指利用貝殼類水產獲取利益。蜃,蛤蜊,一種貝類 。
  • 海生桑:海邊因淤積而生長出桑樹,指滄海桑田的變化,這裏指海邊鹽田的變遷。
  • 海市:海上貿易,這裏指鹽的交易等。
  • 浚(jùn):疏通。
  • 汎(fàn)濫:同「氾濫」,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 嗷嗷:哀鳴聲,這裏形容受災民衆的哭聲。
  • 洛口倉:古糧倉名,在今河南鞏義東北,這裏借指儲存救災物資的倉庫。
  • 竭蹶(jié jué) :原指走路艱難,這裏形容受災後困苦艱難的樣子。
  • 披猖:猖狂。
  • 徵(zhēng):同「徵」,徵收。
  • 納輸:繳納賦稅。
  • 濡(rú)滯:遲緩,拖延。
  • 抄沒:查抄沒收財物。
  • 鋃(láng)鐺:指鐵鎖鏈,這裏指被囚禁。
  • 攘(rǎng):侵奪,竊取。
  • 峨峨:高大的樣子。
  • 薦(jiàn)至:接連來到;屢次降臨 。
  • 災黎:災民。
  • 建業:今江蘇南京,這裏借指安居之所;武昌,今屬湖北,同樣借指安居之所。

翻譯

東山的河水急速流淌,西海的水面一片迷茫。海邊的十萬戶人家,正處於洪水中央。想問這些洪水從哪裏來?原來是來自熬鹽的地方。鹽場又有什麼好處呢?不過是白白用來供應上級罷了。

湊集錢財當了鹽戶,最後傾家蕩產成爲可憐的鹽民。百姓因爲製鹽變得貧困,官員卻因鹽而成爲富商。此時人們沒有利用貝殼水產獲利的辦法,卻還要遭受魚鱉帶來的災害 。成百上千頃鹽田,泥土堆積在海邊彷彿滄海桑田在變遷。

有人忙着收取鹽的交易利益,卻沒有人去疏通海塘。渾濁的水流從山谷奔出,氾濫的洪水幾乎和屋樑平齊。水中哀鳴的大雁啊,可誰能打開那救命的洛口倉!水害剛剛讓百姓困苦艱難,那水租卻開始猖獗起來。

有田地卻缺乏灌溉用水,可到處還在徵收水糧。說是要修建水道,費用卻頓時增加了十倍還多。百姓繳納賦稅若稍有遲延,就會被抄沒財物鋃鐺入獄。貧困人家會被查封衣物,富戶則會被查封房屋。

水利本應是百姓所應享有的,卻被官員們侵奪去了。那高大的收取水租的官府,竟是外國人開的東洋莊。那堆積的水租金,都裝進了東洋人的口袋。近年來洪水一次次來臨,受災的百姓流落四方。吃着魚的時候想念能安居的建業,喝着水的時候想念武昌那安穩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多種問題。詩人通過描繪海邊洪水氾濫的慘狀,揭示了鹽政給百姓帶來的沉重災難。一方面,百姓爲了製鹽傾家蕩產,貧困潦倒,而當官的卻藉此大發橫財。同時,自然災害之下,官府不僅不致力於解決水患,反而變本加厲地徵收水租,加劇百姓的困苦。詩中用鮮明的對比手法,如「民爲鹽貧瘠,官爲鹽富商」「水利民所有,乃爲官所攘」,突出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富的巨大差距。而且詩中多處用象徵和借代的手法,以「洛口倉」借指救災物資,把水租府比作「東洋莊」,指責了官府的不作爲和對外國勢力的依附,表達了對受災民衆的同情以及對社會現狀的強烈不滿,具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味 。

洪繻

洪繻,《枯爛集》九卷。現收藏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洪繻自編出版的《寄鶴齋詩矕》〖《寄鶴齋詩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書洪繻自編自印,作爲旅遊大陸交誼用書,也是洪氏第一部見世的著作。〗,並參考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洪棄生先生全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文藝叢志》、《臺灣詩薈》等所載之詩作,輯錄編校。(吳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