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山以近詩寄惠州舟中點定漫書紙尾

此事闢如作畫然,得意乃在筆墨先。 龍晴一點卻飛去,金針欲渡何由緣。 道子之筆項容墨,尚聞洪谷譏其專。 象外雖雲得摩詰,設色何必非龍眠。 吾觀營邱華原輩,胸中本有全山川。 層巒疊嶂架樓閣,野橋細路分水泉。 天然遠近與向背,依約脈絡相蟬聯。 然後淡濃視意到,變化開闔非言詮。 此須多識多閱歷,目存心鑑日復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爲粉墨黃朱鉛。 洎乎神來氣來候,但見一片成雲煙。 向來所取盡糟粕,或進於道通於禪。 裹糧方能辦遠適,求魚且莫思忘筌。 不到解衣盤礴裸,敢希神妙秋毫巔。 謝生新詩錄寄我,正值惠州初放船。 短篷晴日爲點定,羅浮日日橫幾前。 偶因即自悟妙理,再書紙尾詞牽連。 生如問我何處得,得自遠麓空江邊。
拼音

翁方剛

翁方剛,字正三,號覃溪,大興人。乾隆壬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內閱學士,降鴻臚寺卿。重宴鹿鳴,賜三品銜,重宴瓊林,賜二品銜。有《復初齋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