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羅浮 [] 翁方剛

只有濛濛意,人家與釣磯。 寺門鍾乍起,樵客徑猶非。 四百層泉落,三千丈翠飛。 與誰參畫理,半面盡斜暉。

清泉亭 [] 翁方剛

小縣臨官道,江流曲抱城。 亭依厓壁立,泉似長官清。 乳雪巖花沫,松風石銚聲。 倦遊三十載,爲我濯塵纓。

秋晚回試高州重題城月驛壁 [] 翁方剛

秋在朝涼午燠閒,人歸黃篾碧溪灣。 數椽聚處成官驛,一鳥飛邊得遠山。 院雨記聽蕉葉響,庭苔似點菊花斑。 應知路漸高涼近,許借層窗此豁顏。

送姚姬傳郎中假歸桐城 [] 翁方剛

縱觀當代述人文,前輩諸公用意勤。 清廟明堂庀樑棟,深山大澤蓄風雲。 開元大曆非空貌,秀水新城莫漫雲。 君去重編《海峯集》,肯隨北地乞餘芬。

送姚姬傳郎中假歸桐城 [] 翁方剛

幾宵東觀翻書手,忽撥殘更嶽頂雲。 示我天門詄蕩語,如披玉策赤青文。 飛揚逸氣鞭鸞鳳,窈渺清齋寫典墳。 江畔皖公山縱好,有何巖壑可留君。

棲霞道中示蘊山 [] 翁方剛

從我負書非曰歸,詩情先逐曉雲飛。 重陽細雨遲黃菊,六代精藍冷翠微。 遠眺合教青眼共,深談喜未素心違。 洞天且莫題名姓,苔蘚濛濛恐溼衣。

鈐山堂 [] 翁方剛

堂倚袁江麓勢偏,青峯俯愧碧潺湲。 大雞韓孟聯吟好,小吏廬江樂府傳。 莫認故巢思孔翠,試憑後學灑山川。 世間豈少藏脩者,岑寂書窗二十年。

趙北口 [] 翁方剛

瀛鄚之間半煙水,村閭如畫接漁船。 記從鸂滱溪頭望,詩思濛濛三十年。

趙北口 [] 翁方剛

蟹籪灣灣罫布棋,霜空老柳照橫漪。 枯萍折葦蕭寥意,轉勝濃雲蘸翠時。

蘊山以近詩寄惠州舟中點定漫書紙尾 [] 翁方剛

此事闢如作畫然,得意乃在筆墨先。 龍晴一點卻飛去,金針欲渡何由緣。 道子之筆項容墨,尚聞洪谷譏其專。 象外雖雲得摩詰,設色何必非龍眠。 吾觀營邱華原輩,胸中本有全山川。 層巒疊嶂架樓閣,野橋細路分水泉

閱江樓歌 [] 翁方剛

崑崙一脈來夜郎,東流直下萬里長。 包絡滇黔匯交桂,中乃混一漓與湘。 潯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歸大洋。 端州城外石磯石,屹此四瞰爲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帶山之旁。 初看七巖排北牖,金天邐迤騰光芒

銅馬篇示馮生 [] 翁方剛

我來嶺西訪銅柱,懷古一賦《銅馬篇》。摩挲銅鼓況已屢,有若手量銅馬然。 憶昔伏波下交趾,駱越鼓正鳴闐闐。聞聲豈獨思將帥,攬轡萬里秋風前。 平生閱馬千萬匹,老眼默識形神全。想像驊騮立突兀,斑駁霞雪生雲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