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山以近詩寄惠州舟中點定漫書紙尾 [清] 翁方剛 此事闢如作畫然,得意乃在筆墨先。 龍晴一點卻飛去,金針欲渡何由緣。 道子之筆項容墨,尚聞洪谷譏其專。 象外雖雲得摩詰,設色何必非龍眠。 吾觀營邱華原輩,胸中本有全山川。 層巒疊嶂架樓閣,野橋細路分水泉
閱江樓歌 [清] 翁方剛 崑崙一脈來夜郎,東流直下萬里長。 包絡滇黔匯交桂,中乃混一漓與湘。 潯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歸大洋。 端州城外石磯石,屹此四瞰爲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帶山之旁。 初看七巖排北牖,金天邐迤騰光芒
銅馬篇示馮生 [清] 翁方剛 我來嶺西訪銅柱,懷古一賦《銅馬篇》。摩挲銅鼓況已屢,有若手量銅馬然。 憶昔伏波下交趾,駱越鼓正鳴闐闐。聞聲豈獨思將帥,攬轡萬里秋風前。 平生閱馬千萬匹,老眼默識形神全。想像驊騮立突兀,斑駁霞雪生雲煙。
雷州道中讀道園學古錄憶甲申冬曾讀於此用錄中韻作詩寄蘀石蘊山未窺其旨也爰爲改作 [清] 翁方剛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寶書述左丘。 惜哉僅傳石問答,空此妙語臨芳洲。 南渡而後文漸敝,銷金鍋內米淅矛。 程學盛南蘇學北,各主一二難兼收。 是時江表餘前修,那無奇字揚付侯。 百年文獻天半壁,孰與索隱還闡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