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鐘山放歌

· 畢沅
黃金嬴政此處埋,雙峯並峙高崔巍。蜿蜒如龍互起伏,未飛騰去需風雷。 江城春來一夜雨,侵曉綠滿三山街。我來赤足踏龍背,俯視諸嶂羅陪佁。 天風浩浩聲不息,萬里吹我襟懷開。茫茫往事不可問,但見江水明滅雲中來。 當年蔣尉逐賊處,時露遺鏃封莓苔。偏安割據俱已矣,酹酒往勸長星杯。 遙憶南朝全盛日,金蓮玉樹供歡咍。君臣夜宴期盡醉,高燒爉淚紅成堆。 銅壺漏滿夢未醒,海日光早升罘罳。千門萬戶落花裏,管絃到處飄樓臺。 長江一旦鐵鎖落,石頭又見降幡排。至今惟有舊時月,城下相送寒潮回。 周?棲息地,故址生蒿萊。吏隱兩寂寞,千載遺嘲詼。 君看謝公何磊落,出處總系蒼生懷。圍棋賭墅若無事,談笑已報除昏霾。 兒輩成功安九鼎,登臨絲竹常追陪。閒值枯禪論優劣,北山未抵東山才。
拼音
畢沅

畢沅

畢沅,字纕蘅,亦字秋帆,清代官員、學者。因從沈德潛學於靈巖山,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今江蘇太倉)人。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後,贈太子太保,賜祭葬。死後二年,因案牽連,被抄家,革世職。 畢沅經史小學金石地理之學,無所不通,續司馬光書,成《續資治通鑑》,又有《傳經表》、《經典辨正》、《靈巖山人詩文集》等。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