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 · 酬瞻園
斷西風、破屐故山心,驚寒雁無行。正分攜吟筆,金城柳老,玉露楓傷。漫問京華倦客,酒醒是何鄉。秋滿人閒世,一霎滄桑。
飄盡輕鷗蹤跡,甚倚樓看鏡,猶費商量。伴江湖殘淚,叢菊爲誰黃。且臨花、危闌高處,有長繩、還是系斜陽。休輸與,坐高齋夜,壼箭催忙。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破屐:破舊的木屐。形容人在艱苦環境或內心愁悶時的形象。
- 分攜:分手,離別。
- 金城柳老:化用「桓公嘆柳」的典故。東晉桓溫北征,經金城,見年輕時所種之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常以此表達時光易逝、人生感慨。
-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
- 一霎:極短的時間,片刻 。
- 輕鷗蹤跡:像輕鷗一樣漂泊不定的行蹤。
- 商量:這裏有思慮、權衡的意思。
- 壼箭:古代計時工具漏壺中指示時刻的箭形指針。「壼」 通 「壺」(hú),「箭」 讀音爲(jiàn)。
翻譯
西風凜冽,穿着破舊的木屐,心中滿是對故山的眷戀,寒雁驚飛,隊形零亂。正當你我分別,放下吟詩之筆,那曾經的柳樹如今已老,楓樹葉在秋霜裏盡顯哀傷。不必再去詢問久在京城已經疲憊的遊子,醉醒之後不知身處何方。秋日氛圍瀰漫人間,瞬間便好似歷經滄桑。 漂泊的行蹤如同輕鷗消逝不見,爲什麼即便倚着高樓、對鏡自照,心中仍思緒萬千反覆思量。陪伴的只有江湖漂泊之人的殘淚,叢菊綻放卻不知是爲了誰而變黃。暫且面向繁花,佇立在高高的欄杆處,哪怕有長繩,也想要把斜陽繫住。千萬不要輸給那些坐擁高齋,只是坐着聽着壼箭催促着時光匆忙流逝而無所作爲的人啊。
賞析
這首詞感情深沉複雜,上闋通過描繪西風、驚雁、老柳、傷楓等一系列秋冬衰敗之景,營造出沉重壓抑的氛圍,將與友人的分別之愁、對時光匆匆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融入其中,「秋滿人閒世,一霎滄桑」 凝練且深切地傳達出歷經世事變幻後的滄桑感。 下闋則轉爲對自身處境的思考與感慨,「飄盡輕鷗蹤跡」 寫出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狀態,「猶費商量」 細膩地呈現出內心的糾結與矛盾。「伴江湖殘淚,叢菊爲誰黃」 既有漂泊江湖的悲傷,又有對未來的迷茫。 「且臨花、危闌高處,有長繩、還是系斜陽」 這一句,詞人試圖抓住時光,內心的不甘與抗爭躍然紙上。最後以 「休輸與,坐高齋夜,壼箭催忙」 警醒自己莫要虛度時光,表達出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全詞用語典雅,意境深沉,借景抒情,層層遞進地展示出詞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朱祖謀
淸末民國初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原名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號漚尹,又號彊邨。光緒九年(西元一八八三年)進士,授編修。充國史館協修、會典館總纂總校。歴官侍講、侍講學士、少詹事、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廣東學政。因病辭歸。入民國,在滬爲寓公。卒年七十五。早年工詩,及交王半塘,始專於詞。為「淸季四家」之一,論者以為堪稱詞學一大結穴。以碧山爲骨,夢窗爲神,東坡爲姿態。書合顔柳於一爐;寫人畫梅多饒逸趣。著作豐富。輯刊《彊邨叢書》,收唐至元一百六十餘家。編有《湖州詞徵》、《國朝湖州詞徵》、《滄海遺音集》、《宋詞三百首》。有詞集《彊邨詞》,晚歳删定爲《彊邨語業》。
► 628篇诗文
朱祖謀的其他作品
- 《 永遇樂 · 題章價人銅管感舊圖 》 —— [ 清 ] 朱祖謀
- 《 菩薩蠻 》 —— [ 清 ] 朱祖謀
- 《 八聲甘州 · 和柳耆卿韻 》 —— [ 清 ] 朱祖謀
- 《 月華清 · 中秋對月,懷半塘揚州 》 —— [ 清 ] 朱祖謀
- 《 點絳脣 》 —— [ 清 ] 朱祖謀
- 《 望江南雜題我朝諸名家詞集後 》 —— [ 清 ] 朱祖謀
- 《 採桑子 · 其二 》 —— [ 清 ] 朱祖謀
- 《 鷓鴣天 · 人日泛舟花步裏 》 —— [ 清 ] 朱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