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顰十解江城子其三擬蒲江

· 周密
羅窗曉色透花明。靘瑤笙。按瑤箏。試訊東風,能有幾分春。二十四闌憑玉暖,楊柳月,海棠陰。 依依愁翠沁雙顰。愛鶯聲。怕鵑聲。人自多情,春去自無情。把酒問花花不語,花外夢,夢中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靘(qìng)瑤笙,青黑色,此處形容笙的色澤鮮麗美好;瑤笙,用美玉裝飾的笙,是一種樂器。
  • 按瑤箏:按,彈奏;瑤箏,裝飾華美的箏,亦爲樂器。
  • 二十四闌:即二十四欄杆。古時建築欄杆常以二十四爲一組。
  • 顰(pín):皺眉。

翻譯

清晨,陽光透過羅窗,照得花兒明豔耀眼。我輕撫着那色澤美麗的瑤笙,輕輕彈奏着瑤箏。試着詢問那輕柔的東風,如今這世間還能留存幾分春光呢?我斜倚在欄杆上,長時間憑靠着,連欄杆都被我的體溫焐暖了。在楊柳依依的月色下,在海棠花的濃蔭裏。 我憂愁的翠眉緊蹙,滿心都是不捨與眷戀。我喜愛那黃鶯歡快的叫聲,卻又害怕聽到杜鵑淒涼的啼鳴。人啊,總是太多情,而春天離去時卻無情無義。我手持酒杯,向花兒詢問,可花兒默默無語。那花外之景如夢般虛幻,夢裏又飄着悠悠的白雲。

賞析

此詞意境幽美且情感細膩複雜。上闋描繪清晨景色,作者由室內的羅窗透花入筆,展現窗內窗外明媚的晨光美景,隨後用「靘瑤笙」「按瑤箏」刻畫女子優雅的舉動,更以「試訊東風,能有幾分春」將對春天的愛憐、擔憂之情委婉托出。「二十四闌憑玉暖」等句,通過人物憑欄這一細節,在美妙的自然景色襯托下,暗示人物沉醉美好春光又惜春的心境。 下闋則着重抒情。「依依愁翠沁雙顰」寫出女子滿是愁意的神態 ,「愛鶯聲。怕鵑聲」巧妙地借愛與怕表達女子內心的矛盾。一個愛春天美妙的聲音,一個怕春天流逝的象徵。「人自多情,春去自無情」直抒胸臆,將人與春之間多情與無情的對立表達得真切感人 。最後「把酒問花花不語,花外夢,夢中雲」極具畫面感且富含深意,傳達出詞人在春天即將逝去時無可奈何、空虛迷茫的複雜心理。整首詞通過細膩的筆觸、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傷春的情懷,令人讀來心生共鳴,沉浸在那旖旎又略帶傷感的氛圍之中。

周密

周密,字公謹,號草窗,又號霄齋、蘋洲、蕭齋,晚年號弁陽老人、四水潛夫、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先人因隨高宗南渡,落籍吳興(今浙江湖州),置業於弁山南。一說其祖後自吳興遷杭州,周密出生於杭州。宋寶祐(1253~1258)間任義烏令(今年內屬浙江)。宋亡,入元不仕。周密擅長詩詞,作品典雅濃麗、格律嚴謹,亦有時感之作。能詩,擅書畫。與吳文英(號夢窗)齊名,時人稱爲“二窗”。與鄧牧、謝翱等往還。著述繁富,對保存宋代杭州京師風情及文藝、社會等史料,貢獻很大。曾在吳興家中設“書種”、“志雅”兩座藏書樓,藏書42000餘卷,及祖上三代以來金石之刻1500餘種。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 5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