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馮明元明府

淮南仙令舊銅章,廿載衡門樂泌陽。 倦鳥祇須憐羽翼,名駒堪自試騰驤。 彈冠似我慚先達,懷璧從前惜夜光。 君是馮家郎署後,不將晚暮笑迴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
  • 泌(bì)陽:縣名,這裏借指一個地方。
  • 倦鳥:疲倦的鳥。
  • 祇(zhǐ):只。
  • 騰驤(xiāng):奔馳,飛躍。
  • 彈冠:指即將入仕。
  • 先達:有德行學問的前輩。
  • 懷璧:比喻多財招禍或懷才遭忌,這裏指身懷才華。
  • 夜光:指珍貴的寶物。

翻譯

淮南的仙令(縣令)曾執掌舊銅章,在這簡陋的屋舍中,您在泌陽之地快樂地度過了二十年。疲倦的鳥兒只需要愛惜自己的羽翼,名貴的馬駒可以自己試着奔騰馳騁。說到即將入仕,我對前輩德行學問深感慚愧,過去我曾身懷才華卻擔心遭人忌妒,憐惜自己如夜光珠般的才華。您是馮家在郎署的後人,不會在晚年時光裏爲徘徊不前而感到遺憾。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給馮明元明府的寄答之作。首聯描述了馮明元曾作爲縣令,在泌陽過着簡單快樂的生活。頷聯以倦鳥和名駒爲喻,表達了對馮明元的期望,希望他能珍惜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能。頸聯則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對先達的敬重以及對自己才華的珍惜。尾聯肯定了馮明元的出身,並相信他不會在晚年有遺憾。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恰當,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期望,也抒發了自己的一些情感和思考。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