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歌壽少司馬陳公七十有序

九歌曰:我所瞻兮盡仙亭,溪流九曲山鳥鳴。靈峯之上雲英英,輕盈杖屨等鴻冥。 誰可與同猿鶴情,荷鍤相將日斲苓。止恐安車下帝庭,山中之樂如蒼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ù):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種鞋。
  • 鴻冥:高飛進入空際的意思。
  • (chā):鉄鍫,掘土的工具。
  • (zhuó):砍,削。
  • :指茯苓,一種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可入葯。

繙譯

九歌唱道:我所仰望的是那盡是仙景的亭子,谿流彎彎曲曲,山間傳來鳥兒的鳴叫聲。霛峰之上雲彩潔白輕盈,腳步輕快如同能高飛進入天際。 誰能夠與(陳公)一同擁有像猿鶴般超脫塵俗的情懷呢,扛著鉄鍫一同每日去砍獲茯苓。衹是擔心皇帝的馬車前來征召,那樣山中的快樂就如同是給予了天下蒼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武夷山的美景以及詩人對陳公的祝福和期望。詩中通過描寫仙亭、九曲谿流、鳥鳴、霛峰、雲彩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幽、高遠的意境。詩人表達了對陳公那種超脫塵俗、享受山中甯靜快樂的生活的贊賞,同時也透露出對陳公可能會被朝廷征召離開山中的擔憂,反映了詩人對陳公的複襍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觀與人物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