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八詠廓處堂

款段來城郭,緇塵不可揮。 避喧循野徑,訪隱到林扉。 曲水堪修褉,滄浪此振衣。 風埃滿天地,洞戶有清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款段:(kuǎn duàn)原指馬行遲緩的樣子,這裏借指騎馬慢行。
  • 緇塵:(zī chén)黑色灰塵,常喻世俗污垢。
  • 修褉:(xiū xì)古代民俗,於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始固定爲三月三日)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爲修褉。
  • 滄浪:(cāng làng)青蒼色的水,這裏指清澈的水。
  • 振衣:抖衣去塵,整衣。

翻譯

騎着馬緩緩來到城郭,世俗的污垢難以揮去。爲躲避喧鬧沿着野外小徑前行,探訪隱士來到林中小門。彎曲的河水可以舉行修褉活動,在這清澈的水中可以抖衣去塵。天地間滿是飛揚的塵土,而這洞開的門戶裏卻有清朗的光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郊居之地尋求寧靜與清幽的情景。詩中通過「款段來城郭」表現出詩人的閒適姿態,然而「緇塵不可揮」又透露出他對世俗紛擾的無奈。接着,詩人通過「避喧循野徑,訪隱到林扉」的描寫,表達了他對寧靜與隱逸生活的嚮往。「曲水堪修褉,滄浪此振衣」則進一步強調了此地的清幽與美好,詩人可以在這裏擺脫世俗的束縛,享受自然的寧靜。最後,「風埃滿天地,洞戶有清暉」形成鮮明對比,儘管外界充滿塵世的紛擾,但這處居所卻有着清朗的光輝,給人以一種慰藉和希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清幽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脫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