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江上吟

· 盧寧
西分茅嶺桂江潯,映帶磐山歲月深。 日出曾浮蘇子雪,魚潛應有趙胡金。 通渠引綠行蔬圃,返照流光入晚林。 便欲移舟尋釣石,夜闌風雨聽龍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ún):水邊深處。
  • 磐山:山名,結實的山。此處磐爲「盤」的通假字,也可理解爲堅固的意思。
  • 蘇子雪:詩中用「蘇子雪」來比喻江上泛起的浪花如雪花般,這裏的「蘇子」可能指蘇軾,以其文學才華和對自然的描繪爲喻,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美感。
  • 趙胡金:「趙胡」所指不詳,「金」可能指珍貴的魚。

翻譯

西邊的茅嶺分隔了桂江的水邊深處,與堅固的磐山相互映襯,歲月深遠。 太陽升起時,江面上曾浮動着如蘇軾筆下描繪的雪花般的浪花,魚兒潛在水中,應該有像珍貴的「趙胡金」那樣的魚兒。 開通的溝渠引來綠色的水流,流經蔬菜園圃;夕陽的返照光芒,映入傍晚的樹林。 便想要划船去尋找垂釣的石頭,在夜深人靜、風雨交加的時候,傾聽龍的吟嘯之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邊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的首聯通過描寫茅嶺和桂江潯以及磐山,展現了山水相依的美景和歲月的沉澱。頷聯運用奇特的想象,將江面上的浪花比作蘇子筆下的雪,富有詩意,同時提到潛在水中的珍貴魚兒,增添了神祕的色彩。頸聯描述了通渠引水流經蔬圃和返照光芒映入晚林的景象,展現出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美好。尾聯中,詩人表達了想要移舟尋釣石的願望,並在夜闌風雨時傾聽龍吟,給人以一種空靈而富有想象力的感覺,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用典巧妙,將江邊的景色與詩人的情感融爲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