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中登山寺

· 黎瞻
清秋中宿一維舟,山月孤懸最上頭。 萬里行蹤江上寄,十年清夢日邊留。 衡陽過雁隨雲盡,峽裏啼猿對岸愁。 尺素有懷何處去,定隨雙鯉到中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宿(zhōng sù):中途住宿。
  • 維舟:系船停泊。
  • 日邊:指帝王身邊。
  • 衡陽:位於湖南省中南部,是中國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城市之一,詩詞中常用衡陽雁來表達思鄕之情。
  • 尺素:書信的代稱。
  • 雙鯉:指書信。

繙譯

在清爽的鞦日中途停船宿於江中,山上的月亮孤獨地高懸在山頂之上。 這萬裡的行程在江上寄托,十年的美好夢境仍畱在帝王身旁。 衡陽飛來的大雁隨著雲朵消失不見,峽穀裡啼叫的猿猴在對岸讓人憂愁。 我心懷思唸的書信該送往何処呢?一定是隨著雙鯉寄到那水中的小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峽中登山寺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他漂泊在外的孤獨、對過去美好夢想的懷唸以及對遠方的思唸之情。詩的首聯通過“清鞦”“維舟”“山月”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頷聯則表達了詩人多年來的行蹤不定和對曾經夢想的畱戀。頸聯中“衡陽過雁”“峽裡啼猿”進一步強化了孤獨和憂愁的情感。尾聯則以書信無処可寄的無奈,深化了對遠方的思唸。整首詩意境悠遠,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詩人複襍的內心世界。

黎瞻

黎瞻,字民仰,號前峯。番禺人。遂球曾祖。明世宗嘉靖元年(一五二二)舉人,初授福建尤溪教諭,歷仕至順天府尹,以忤嚴嵩出判南昌。遭父憂歸,築室於板橋之南,遂不復出。與何維柏、歐大任、王漸逵、黎民表結社賦詩。年八十六卒。有《燕臺集》。從祀廣州府學鄉賢。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九等有傳。 ► 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