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長沙妖夢落天門,後世風流五柳存。 堪嘆過江高閥閱,烏衣萎盡舊芳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妖夢:指荒誕、不祥的夢境或預言。(“妖”,yāo)
  • 天門:天宮之門,也可泛指天庭或朝廷。
  • 閥閲:指有功勛的世家、貴族。(“閥”,fá;“閲”,yuè)
  • 烏衣:指貴族子弟所穿的黑色衣服,後借指貴族子弟。
  • 芳荃:香草名,這裡比喻美好的品德或優秀的人才。(“荃”,quán)

繙譯

長沙那荒誕不祥的夢境(預言)降臨到朝廷,後世的風流雅士中五柳先生的風範尚存。可歎那渡江南下的世家貴族,烏衣子弟們已衰落,舊時的美好品德和優秀人才也凋零殆盡。

賞析

這首詩以詠史的方式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世族興衰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長沙妖夢落天門”的描述,暗示了某種不祥的歷史事件或變故,與“後世風流五柳存”形成對比,突出了在世事變幻中,像五柳先生那樣的風流雅士的風範得以畱存。後兩句則著重感歎過江的高門世族的衰落,“烏衣萎盡舊芳荃”形象地描繪了貴族子弟的沒落和美好品德、優秀人才的消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傳達出一種世事無常、興衰交替的滄桑感。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剛生,號劍公,別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順德人。明思宗崇禎間諸生。少與屈大均同學於嶺南名儒陳邦彥。明亡後,始亨與大均同棄諸生,不復仕進,隱於草莽。國亂,寓於羊城,後返龍江。年五十出遊於羅浮、西樵間。後入羅浮山爲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緱館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薛始亨詩,以何氏至樂樓叢書本《南枝堂稿》爲底本,參校中山圖書館所藏民國蔡氏手抄本,葉恭綽校香山莫氏片玉書齋本(簡稱片玉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