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二律

· 黎貞
日日高樓望遠歸,淚痕和雨溼羅衣。 香消寶鴨煙光澹,塵暗菱花月色微。 京國夢迴雲樹杳,江湖愁極雁書稀。 黃鸝殊不知人意,時向窗前作對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寶鴨:香爐的美稱。讀音:(bǎo yā)
  • 菱花:指鏡子。讀音:(líng huā)
  • 雲樹:雲和樹。(yún shù)

繙譯

每天都在高樓上遠望盼望歸人,淚水和著雨水沾溼了羅衣。 香爐裡的香已燃盡,菸霧淡淡,鏡子上落滿灰塵,月色也變得微弱。 從京城故地夢中醒來,遠方的雲和樹都那麽遙遠渺茫,漂泊江湖憂愁至極,書信也稀少。 黃鸝鳥不懂得人的心意,時常在窗前成雙成對地飛舞。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女子的思唸與憂愁。詩中的女子每日登高遠望,盼望著遠方的人歸來,淚雨溼衣,表現出她內心的痛苦和執著。“香消寶鴨菸光澹,塵暗菱花月色微”通過描寫香爐菸霧的淡淡和鏡子的矇塵,渲染出一種寂寞清冷的氛圍。“京國夢廻雲樹杳,江湖愁極雁書稀”則表達了女子對京城的思唸和在江湖漂泊的愁苦,以及對書信稀少的無奈。最後,黃鸝鳥的成雙成對與女子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更增添了她的傷感。整首詩情景交融,將女子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受到她的深沉哀怨和無盡的思唸。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