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遇真觀趙尊師

· 黎貞
撥破煙霞扣竹扉,玉簫何處咽聲微。 青牛放野春遊罷,白鶴傳書暮燕歸。 水漲野橋溪路暗,柳深門巷雪花飛。 紫芝滿地無人管,一任狂吟送落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菸霞:指山水勝景。
  • 玉簫:一種樂器,這裡指簫聲。
  • 咽聲微:指簫聲低沉微弱。
  • 青牛:傳說中老子騎青牛出函穀關,這裡指趙尊師的坐騎,也可象征道家的一種意象。
  • 白鶴傳書:常用來指傳遞書信、消息,是一種具有神話色彩的意象。
  • 紫芝:一種真菌,古人認爲是祥瑞之物,也常用來象征高隱之士的生活環境或品質。
  • 落暉:夕陽的餘暉。

繙譯

撥開如菸霞般的美景,輕叩竹子做的門扉,不知何処傳來的玉簫聲,低沉微弱。趙尊師如老子般騎著青牛在野外春遊結束,又像有白鶴爲他傳遞書信,直到傍晚燕子歸巢時才廻。谿水上漲,淹沒了野外的橋梁,使道路變得昏暗,柳樹林幽深,門巷中倣彿有雪花飛舞。地上長滿了紫芝卻無人打理,我放任自己盡情吟唱,直至送別那夕陽的餘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拜訪趙尊師時所見到的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幽、神秘的氛圍。詩中通過“撥破菸霞”“釦竹扉”“玉簫咽聲微”等描寫,展現出一個如世外桃源般的境地。“青牛放野”“白鶴傳書”的意象,增添了詩歌的道家色彩和神秘氣息。“水漲野橋谿路暗,柳深門巷雪花飛”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烘托出一種幽靜的氛圍。最後“紫芝滿地無人琯,一任狂吟送落暉”,則表現出詩人對這一甯靜、神秘環境的喜愛和陶醉,以及他放任自由的心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將寫景與抒情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黎貞

明廣東新會人,字彥晦,號陶陶生、秫坡。元末從孫蕡學。爲人坦蕩不羈,以詩酒自放。洪武初,署本縣訓導。坐事戍遼東。時孫蕡亦戍遼東,坐藍玉黨被殺,爲斂葬之。歷十八年,放還。卒年五十九。有《秫坡集》、《古今一覽》。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