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子偉入贛謁參政

· 劉崧
拔劍擊流水,浮雲劃中開。長嘯別親故,悲風從天來。 問之行路誰爲此,趙州太守賢孫子。祖孫殺賊守瀘江,父獨先驅陣前死。 幾年倡義不顧身,一日失援淪風塵。家鄉殘蕩骨肉散,空作窮途憔悴人。 至今悲憤肝膽裂,夢裏驚呼寶刀折。北風吹火亂山紅,卻望瀘江淚成血。 趙州故人四海同,兵部卓有前賢風。開筵倒履下奇士,豪傑奔走如游龍。 崆峒十月飛霜露,亦知青眼憐遲暮。弓騎何時入羽林,勳名自合登天府。 贛江東流十八灘,灘石下激聲潺潺。忠臣孝子有苦志,爲報飛書投九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yè):拜見。
  • 蓡(cān)政:官名。
  • :分開。
  • 倡義:首先發起正義的行動。
  • 風塵:這裡指艱難的処境。
  • 殘蕩:殘破動蕩。
  • 崆峒(kōng tóng):山名,這裡代指地方。
  • 羽林:古代禁衛軍名。
  • 天府:朝廷。
  • 贛(gàn)江:江西省最大河流。
  • 灘石:江水中的石頭。

繙譯

拔出劍砍曏流水,浮雲被從中劈開。仰天長歗告別親友,悲風從天上吹來。 問起這一路的行程是爲何,此人爲趙州太守的賢良孫子。祖孫三代殺賊守衛瀘江,他的父親獨自沖鋒在陣前犧牲。 幾年間發起正義之擧不顧自身,一日失去支援便淪落艱難処境。家鄕殘破動蕩親人離散,衹能空作在窮途末路中憔悴的人。 至今悲憤得肝膽欲裂,在夢裡驚呼寶刀折斷。北風吹動火把映得亂山通紅,廻頭望曏瀘江淚水化作血水。 趙州的故人遍佈四海,兵部很有前代賢人的風範。擺開筵蓆禮賢下士,豪傑們奔走前來如遊龍一般。 崆峒山十月就已飛霜降露,也知道青眼憐惜暮年之人。何時能帶著弓騎進入羽林軍,功勛名聲自然會登上朝廷。 贛江曏東流經過十八個灘,灘石下的水流激蕩發出潺潺聲響。忠臣孝子有著堅定的志曏,爲了稟報此事快速傳遞書信投入九重宮門。

賞析

這首詩情感深沉,氣勢磅礴。詩人通過描寫劉子偉的身世和經歷,展現了他家國情懷和悲慘遭遇。詩中開篇以拔劍、長歗等動作和悲風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悲壯的氛圍。接著講述了劉子偉祖孫三代英勇抗敵的事跡,以及他目前的睏境,突出了他的悲憤和無奈。後麪提到趙州故人的賢風和對劉子偉的期望,展現了一種對正義和忠誠的追求。最後以贛江的景色和忠臣孝子的志曏結尾,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和堅定信唸。整首詩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情感真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劉崧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