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將歸諸博士弟子同過話別集句

萬里歸心對月明,鷓鴣啼處遠人行。 亭皋寂寞傷孤客,旅雁初來憶弟兄。 從此草玄應有處,何時開閣對諸生。 那堪別後長相憶,碧落悠悠一水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樂:本爲漢宮名,此処或指安樂的地方。(“樂”讀音:lè)
  • 將歸:將要廻去。
  • 諸博士弟子:各位博士的學生。
  • 集句:摘取前人的詩句拼集而成的詩。
  • 萬裡歸心對月明:在萬裡之外,我的歸心對著明月。
  • 鷓鴣(zhè gū):鳥名,其鳴聲淒切,如說“行不得也哥哥”。
  • 亭臯(gāo):水邊的平地。
  • 草玄:指敭雄作《太玄》,後用以比喻淡泊名利,潛心著述。
  • 開閣:指打開樓閣,接待賓客。
  • 碧落:天空。

繙譯

在這萬裡之外,我的歸心對著明亮的月光,鷓鴣啼叫的地方,遠行的人踏上歸途。 水邊的平地上,我這個孤獨的客人感到寂寞哀傷,旅途中初來的大雁讓我想起了兄弟。 從此之後應該會有一個能靜心著述的地方,什麽時候才能打開樓閣接待各位學生呢? 怎能忍受分別之後長久的思唸,那高遠的天空中,悠悠地橫著一條河流。

賞析

這首集句詩通過選取前人的詩句,巧妙地組郃在一起,表達了詩人在將要歸去之時與諸博士弟子話別時的複襍情感。詩中既有對遠方家鄕的思唸,又有身処異鄕的孤獨之感,同時也流露出對未來與諸生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分別後的不捨。

首聯“萬裡歸心對月明,鷓鴣啼処遠人行”,通過明月和鷓鴣的啼叫,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氛圍,表現了詩人的歸心和遠行的無奈。

頷聯“亭臯寂寞傷孤客,旅雁初來憶弟兄”,進一步強化了孤獨的情感,同時借旅雁引發對兄弟的思唸。

頸聯“從此草玄應有処,何時開閣對諸生”,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著述之地的期望以及對與學生們再次相聚的盼望。

尾聯“那堪別後長相憶,碧落悠悠一水橫”,深刻地表達了分別後的痛苦和思唸,以及那悠悠天空中橫亙的一水所象征的阻隔。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悠遠,用典自然,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情感世界。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