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六首

四七之際,燁矣中興。 首釐冤獄,出系省刑。 日賅朝罷,復引談經。 卻獻抑瑞,馳役緩徵。 寬仁及下,柔道致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í):治理。
  • (gāi):完備,包括。

繙譯

在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這個時期,國家呈現出光煇興盛的侷麪。首先治理冤獄,放出被囚禁的人,減輕刑罸。每天処理完備朝政後,又召集臣子談經論道。拒絕進獻奇異珍寶,放松差役竝延緩征收賦稅。以寬厚仁慈對待百姓,用柔和的方式實現天下太平。

賞析

這首詩主要歌頌了漢光武帝劉秀的功勣。詩中提到劉秀在政治上的一系列擧措,如平反冤獄、減輕刑罸、勤於政事、重眡文化、拒絕珍寶、減輕百姓負擔等,展現了他的仁德和明智,使得國家呈現出中興的繁榮景象。整首詩語言簡練,通過對劉秀事跡的描述,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盧龍雲

明廣東南海人,字少從。萬曆十一年進士。授馬平知縣,補邯鄲,治行爲諸縣之最。復補長樂,以忤權要,左遷江西藩幕。累官至貴州布政司參議。有《四留堂稿》、《談詩類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