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友寒溪逸史二首

· 盧寧
聚首憶郎水,賡歌想瓠川。 金華秋嶂晚,人在白雲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賡歌(gēng gē):酬唱和詩。
  • 瓠川(hù chuān):古地名,這裏代指美好的地方。
  • (zhà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峯。

翻譯

想起我們在郎水相聚的時光,也想象着在那如瓠川般美好的地方相互酬唱和詩。金華的秋天,傍晚的山巒如屏障般矗立,而人彷彿在白雲的頂端。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往昔相聚時光的回憶。詩中的「聚首憶郎水」直接點明瞭對過去相聚場景的懷念,而「賡歌想瓠川」則進一步表達了對與友人共同吟詩唱和的美好情景的想象,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光的嚮往。「金華秋嶂晚」描繪了金華秋景中傍晚山巒的雄偉景象,爲整首詩增添了一份壯闊的美感。最後一句「人在白雲巔」,則以一種超逸的意境,表現出詩人對高遠境界的追求,也可能暗示着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身處白雲之巔般高遠縹緲。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深厚的情感。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