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鍾阜:指南京的紫金山。(「阜」讀音爲「fù」)
- 帝衢:京城的街道。(「衢」讀音爲「qú」)
- 露析:露水消散。
- 寢廟:古代宗廟的正殿稱廟,後殿稱寢,合稱寢廟。
- 雲蘿:藤蘿。常借指深山隱居之處。
- 國士: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 穎脫:比喻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穎」讀音爲「yǐng」)
翻譯
在金陵與宗瓠川夜談,心懷對舊日京城雅士的懷念,依韻寫下這五首詩。 紫金山上我放聲長歌,仰望蒼天意欲何爲。 京城的街道上嚴霜露水消散,宗廟周圍藤蘿纏繞。 國家正需賢能之士,詩名卻忌諱過多追求。 平原君派使者前往楚國,誰能像你那般脫穎而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金陵與友人夜話時的情景和感受,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人才的期望。詩的首聯通過在鍾阜長歌,表達了對天意的思考。頷聯描繪了帝衢的露水消散和寢廟的雲蘿環繞,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莊嚴的氛圍。頸聯則提到國士的重要性以及對詩名的看法,體現了作者對真正有才能的人的重視。尾聯以平原君使楚的典故,希望能有像友人那樣脫穎而出的人才。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簡練,用典恰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盧寧
盧寧,字忠獻,別號冠巖。南海人。博學而工文,嘗受業於黃佐,而以不得及陽明之門爲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舉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進士。授崑山知縣,旋移知贛州興國縣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遷南京戶部員外郎,尋改刑部,後爲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於官。著有《五鵲臺集》、《五鵲別集》等。……有傳。盧寧詩,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劉珙重刻本《五鵲別集》爲底本纂輯。
► 259篇诗文
盧寧的其他作品
- 《 興國靈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鬆 》 —— [ 明 ] 盧寧
- 《 壬子冬北上陸行遇風 》 —— [ 明 ] 盧寧
- 《 雪鴻池上月夜別友人二首 》 —— [ 明 ] 盧寧
- 《 挽少司寇葛兩溪公二首 》 —— [ 明 ] 盧寧
- 《 齋居夜坐次堂翁夢山尚書韻三首 》 —— [ 明 ] 盧寧
- 《 金陵與宗瓠川夜話有懷金臺舊雅次韻五首 》 —— [ 明 ] 盧寧
- 《 次韻寄友人何瑞壇二首 》 —— [ 明 ] 盧寧
- 《 大林洞天 》 —— [ 明 ] 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