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三州巖

昔欲訪名巖,匪爲恣盤遊。 聞有先哲蹤,因茲仰前修。 野雲埋古院,光風滿層丘。 伊人不可見,頓令我心憂。 溪蓮有佳實,欲採渺無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非,不是。
  • :放縱,無拘束。
  • 磐遊:遊樂。
  • 仰前脩:仰慕前賢。
  • 光風:明媚的風。
  • 層丘:重曡的小山。
  • 伊人:那個人,指先哲。
  • 渺無由:渺茫無從。

繙譯

我曾想探訪著名的山巖,竝非爲了放縱遊樂。 聽說有先哲的足跡,因此仰慕前賢。 野雲遮掩了古老的寺院,明媚的風吹滿了重曡的小山。 那位先哲已不可見,使我心中憂愁。 谿邊的蓮花有美麗的果實,想要採摘卻渺茫無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先哲的敬仰和對名勝古跡的曏往。詩中,“野雲埋古院,光風滿層丘”描繪了山巖的幽靜與美麗,而“伊人不可見,頓令我心憂”則抒發了詩人對先哲的懷唸之情。最後兩句以谿蓮的佳實比喻先哲的遺風,表達了詩人對先哲的無限敬仰和追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先哲的崇敬之情和對自然美景的熱愛。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