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癸夘冬至謁陵與李賓之學士聯句二十首其一賓之約德勝關土城寺候同行予誤出安定關土城過道赴約
不眠相對擁寒爐,自起開門問僕伕。
城角鬥杓曾轉未,殿頭風鐸有聲無。
齋心耿耿懸孤月,鄉思迢迢隔五湖。
清話恐貪今夜永,呼燈無惜效先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成化癸夘:成化年間的一個具體年份,癸夘爲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組合。
-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標誌着冬季的開始。
- 謁陵:指前往陵墓祭拜。
- 聯句:兩人或多人合作寫詩,每人一句或數句。
- 德勝關:地名,位於今北京市。
- 土城:古代的一種防禦工事,用土堆築成。
- 安定關:地名,位於今北京市。
-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這裏指星象。
- 風鐸:掛在殿堂或塔檐上的鈴鐺,風吹時會發出聲響。
- 齋心:指清心寡慾,專心致志。
- 孤月:獨自懸掛的月亮,常用來形容孤獨或清冷。
- 鄉思:對家鄉的思念。
- 五湖:指中國五大淡水湖,這裏泛指遠方。
- 清話:指清談,即高雅的談話。
- 呼燈:叫人點燈。
- 先趨:先行一步,這裏指先行動。
翻譯
冬夜未眠,我們相對而坐,圍着寒冷的火爐。我起身開門詢問僕人,城角的北斗星是否已經轉動,殿堂上的風鈴是否還在響。我心中清靜,懸着孤獨的月亮,思念遠方的家鄉,隔着五湖。今夜的清談恐怕會讓人貪戀,不願結束,我叫人點燈,不惜先行一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夜中兩位文人的相聚情景,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深切的思鄉之情和對清談的嚮往。詩中「孤月」、「五湖」等意象,增強了詩歌的意境美,展現了明代文人雅緻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文學修養。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輓通政沈知事父静軒母陳氏 其二 》 —— [ 明 ] 程敏政
- 《 劉揮使宅在南城下新起西樓予將題之曰攬勝先擬寄之 》 —— [ 明 ] 程敏政
- 《 題小景寄汪廷器 》 —— [ 明 ] 程敏政
- 《 登報恩寺塔 》 —— [ 明 ] 程敏政
- 《 樸庵先生何公哀輓八章 》 —— [ 明 ] 程敏政
- 《 太醫院使錢君宗嗣輓歌 》 —— [ 明 ] 程敏政
- 《 題武侯令伯忠孝二圖 其一 》 —— [ 明 ] 程敏政
- 《 題吳原博諭德醫俗亭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