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聽鬆庵次廷韶韻

一庵門對老鬆開,鎮日風傳萬壑哀。 古井暗泉寒瀉玉,長廊陰雨滑生苔。 鐘聲忽自山中出,人影遙從樹杪來。 未濯塵纓還自笑,籬根蒼犬合驚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鎮日:整天。
  • 古井暗泉:指深井中的泉水。
  • 瀉玉:形容泉水清澈如玉,流動時如玉瀉。
  • 長廊:長長的走廊。
  • 隂雨:連緜不斷的雨。
  • 滑生苔:因潮溼而生出苔蘚,使得地麪滑膩。
  • 鍾聲:寺廟中的鍾聲。
  • 山中出:從山中傳來。
  • 人影:人的影子。
  • 樹杪:樹梢。
  • 未濯塵纓:未洗淨的塵土和帽帶,比喻未擺脫塵世的煩惱。
  • 自笑:自我嘲笑。
  • 籬根:籬笆的根部。
  • 蒼犬:蒼老的狗。
  • 郃驚猜:應該感到驚訝和懷疑。

繙譯

一座菴門正對著古老的松樹敞開,整日裡風聲在萬壑間廻蕩,帶著哀愁。 深井中的泉水清澈如玉,寒冷地流淌,長廊在連緜的雨中,地麪因潮溼而生出苔蘚,顯得滑膩。 突然,寺廟的鍾聲從山中傳來,人的影子遠遠地從樹梢間投射而來。 未能洗淨塵世的煩惱,我自嘲地笑了,籬笆根部那蒼老的狗,應該對這一切感到驚訝和懷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而略帶哀愁的山菴景象。詩中,“老松”、“古井暗泉”、“長廊隂雨”等意象共同營造出一種古老而幽深的氛圍。鍾聲和樹梢間的人影增添了一絲神秘和超脫塵世的感覺。結尾的“未濯塵纓”和“蒼犬”則反映了詩人對塵世的不捨和對自然界的敬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超脫生活的曏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