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童軒
相馬必以輿,相士必以居。 容取失子羽,言取失宰予。 聖人察所安,尚蔽驪黃餘。 況彼肉眼夫,乃欲評錙銖。 麟楦巧外飾,狗瓦同兒戲。 寄言姑布徒,奚以骨相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相馬:選擇馬匹。
  • 以輿:根據馬車的表現。
  • 相士:選拔人才。
  • 以居:根據其居住環境或日常行爲。
  • 容取:外表的選擇。
  • 失子羽:指外表不佳但有才能的人。
  • 言取:言語的選擇。
  • 失宰予:指言語不佳但實際有才能的人。
  • 聖人:指有智慧的人。
  • 察所安:觀察其安心之處,即本質。
  • 蔽驪黃餘:被外表所迷惑。
  • 肉眼夫:普通人。
  • 評錙銖:細微的評價。
  • 麟楦:指華而不實的外表。
  • 狗瓦:指無價值的東西。
  • 兒戲:像小孩遊戲一樣不嚴肅。
  • 姑布徒:指只看外表的人。
  • 骨相:外表或相貌。

翻譯

選擇馬匹要看它在車上的表現,選拔人才要看他的居住環境或日常行爲。只看外表會錯過像子羽這樣外表不佳但有才能的人,只聽言語會錯過像宰予這樣言語不佳但實際有才能的人。即使是聖人,也會被外表所迷惑。何況那些普通人,他們怎能細微地評價一個人呢?華而不實的外表就像小孩遊戲中的無價值的東西。告訴那些只看外表的人,外表又有什麼用呢?

賞析

這首詩強調了在選擇和評價事物或人時,不應只看外表或聽言語,而應深入觀察其本質和實際表現。通過對比聖人與普通人的觀察方式,詩人批判了那些只注重外表而忽視內在品質的行爲,提醒人們在評價他人時要更加全面和深入。

童軒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徵錄》。 ► 5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