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石詩

聞道山中乳窟多,乳泉流處石爲窠。 洞門到夜飛蝙蝠,驛路何年載橐駝。 野色忽看新㟝嶁,水痕猶認舊漩渦。 豈無青髓香如飯,老我黃塵奈爾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乳窟:指山中多産石灰巖溶洞,洞內常有石鍾乳。
  • :巢穴,這裡指石灰巖洞中的石鍾乳。
  • 驛路:古代供傳遞政府文書的人中途更換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橐駝:古代的一種駱駝。
  • 㟝嶁(péi lǒu):山峰。
  • 漩渦:水流鏇轉形成的螺鏇形。
  • 青髓:傳說中的仙葯。
  • 黃塵:塵世,指人間。

繙譯

聽說山中有許多石灰巖溶洞,石鍾乳從石洞中流出。 洞口每到夜晚就有蝙蝠飛舞,不知何時驛路上曾載過駱駝。 忽然看到野外的山峰,水痕依舊能辨認出舊時的漩渦。 難道沒有傳說中的仙葯如飯,我老去在這塵世又能如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山中石灰巖溶洞的奇景,通過“乳窟”、“乳泉”等意象展現了自然的鬼斧神工。詩中“洞門到夜飛蝙蝠”與“驛路何年載橐駝”兩句,既表現了洞中神秘的生物活動,又勾起了對古時驛路往事的遐想。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塵世生活的無奈和對仙境的曏往,表達了超脫塵世、追求仙境的情感。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剛子。洪武中舉明經、秀才,授秦府引禮舍人,歷長史,受累謫雲南爲吏。洪武三十一年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貶官,仍留纂修。《實錄》成,出爲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殺。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