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光:指日、月、星。
- 三石:可能指地上的三種象徵性石頭,具體指代不明。
- 參兩間:參透天地之間的奧祕。
- 齊三極:達到天、地、人三極的和諧統一。
- 精一:精深專一,指對道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 大父母:指天地,古人常以天地爲萬物之父母。
翻譯
仰望天空,有日、月、星三光;俯視大地,有象徵性的三塊石頭。誰能參透天地之間的奧祕,就能達到天、地、人三極的和諧統一。三極原本同出一源,被稱爲一體。世上只有那些精深專一的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在天空中,它們形成各種天象;在大地上,它們化作各種形態。只要不違背天地這個大父母,人就能完成自己的道。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天上的三光和地上的三石,表達了作者對天地人三者關係的深刻理解。詩中,「三光」與「三石」象徵着天地的不同表現,而「參兩間」與「齊三極」則是對人類智慧與境界的期待。最後,詩人強調了人與天地的和諧關係,認爲人應當順應自然,完成自己的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詩人湛若水對宇宙和人生的哲學思考。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金陵後八詠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張澹軒攜子養病南歸上海同年九苞乃尊也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思九歌 》 —— [ 明 ] 湛若水
- 《 過星子巡司倩小船東下中流賦詩甚適雲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三月十八日歐南野司成設會於雞鳴山憑虛閣予以風阻而返依限韻追和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月廿日白雲遣興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江西周節推佐調重慶 》 —— [ 明 ] 湛若水
- 《 問庵僉憲馬君宗孔求題圃中樓亭及八景,共十絕其三房雲捧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