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挽呂太常母

平川呂孝子,有母四德全。 葛覃誦勤儉,中饋事精專。 夫君既捐世,嫠居甫踰年。 魚軒竟長往,晏逐瑤池仙。 愁雲暗北邙,荒草埋新阡。 諸孤守墓廬,有涕徹重泉。 感我歌此曲,臨風亦悽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嘉禾:地名,今浙江省嘉興市。
  • 呂太常母:呂太常的母親。太常爲官職名,掌琯宗廟禮儀。
  • 四德全: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德俱全。
  • 葛覃:《詩經·周南》中的一篇,贊美婦女勤儉持家。
  • 中餽:指家中飲食之事。
  • 捐世:去世。
  • 嫠居:寡居。
  • 魚軒:古代貴族婦女所乘的車,此処指呂太常母。
  • 晏逐:安然追隨。
  • 瑤池仙:神話中西王母所居之地,比喻呂太常母去世後如同仙人一般。
  •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古代常用來指代墓地。
  • 新阡:新墳。
  • 守墓廬:在墓旁守孝的簡陋住所。
  • 重泉:指地下,隂間。

繙譯

在嘉禾這個地方,有一位呂孝子的母親,她四德俱全。她像《詩經·葛覃》中描述的那樣勤儉持家,家中飲食之事処理得精明專一。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已經去世,她寡居不久也隨夫而去。她的車駕竟然永遠地離開了,安然追隨瑤池仙人而去。悲傷的雲霧籠罩著北邙山,荒草掩蓋了她的新墳。她的孩子們在墓旁守孝,淚水直達隂間。我被這情景感動,臨風而歌,心中也感到淒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呂太常母的賢德與不幸,通過對其生平的簡述,展現了她的品德與遭遇。詩中運用了《詩經》中的典故和神話元素,如“葛覃”和“瑤池仙”,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意境深度。結尾処的“臨風亦淒然”表達了詩人對呂太常母的深切同情和哀悼之情,使整首詩充滿了感傷與哀思。

程本立

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剛子。洪武中舉明經、秀才,授秦府引禮舍人,歷長史,受累謫雲南爲吏。洪武三十一年徵入翰林,預修《太祖實錄》,遷右僉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貶官,仍留纂修。《實錄》成,出爲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殺。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