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稻夜歸

西莊刈稻夜半歸,明月皎皎當柴扉。 櫓聲隔岸人語近,斗柄插江霜氣微。 木葉蕭蕭覆林屋,蘆花茫茫藏釣磯。 兒童村南酒家去,野夫獨立風吹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刈稻(yì dào):割稻子。
  • 皎皎(jiǎo jiǎo):形容月光潔白明亮。
  • 柴扉(chái fēi):用樹枝編成的門,指簡陋的門。
  • 櫓聲(lǔ shēng):划船時櫓槳發出的聲音。
  • 斗柄(dǒu bǐng):北斗七星中,形狀像柄的部分。
  • 插江(chā jiāng):形容北斗七星的位置低,似乎插在江面上。
  • 木葉(mù yè):樹葉。
  • 蕭蕭(xiāo xiāo):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
  • 釣磯(diào jī):釣魚時坐的石頭或平臺。

翻譯

在西莊割完稻子,夜半時分歸來,明亮的月光正照在簡陋的門前。 隔着江岸傳來櫓槳的聲音,人們的談話聲也近在耳邊,北斗星彷彿插在江面上,微弱的霜氣瀰漫。 樹葉在風中蕭蕭作響,覆蓋了林中的小屋,蘆花茫茫一片,隱藏了釣魚的平臺。 孩子們去了村南的酒家,而我獨自一人站立,風吹動着我的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充滿生活氣息的夜晚場景。通過明亮的月光、櫓聲人語、北斗星和微霜的描寫,詩人成功地營造了一種平和而略帶寒意的氛圍。木葉和蘆花的描繪,增添了自然的韻味和季節的感受。最後,詩人以獨自站立的形象,表達了一種超脫和寧靜的心境,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和富有哲理。

嵇元夫

明浙江吳興人,字長卿。少以官宦子弟,放縱不羈,偶失規,爲鄉里仇家所中,坐法,下獄。得釋,乃深自濯勵,勤學苦讀。善詩,有《白鶴園集》。 ► 2篇诗文

嵇元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