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沈比部謫戌神電詩四首

金雞何日赦,丘壑夢常依。 絳緗憐何罪,蒼生望早歸。 傳經資旅食,裂黻制戎衣。 目斷南來雁,逢春又北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雞: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象徵吉祥和赦免。
  • :免除刑罰。
  • 丘壑:山丘和溝壑,這裏指隱居的地方。
  • 絳緗:紅色的綢緞,這裏指珍貴的物品或文書。
  • 蒼生:指百姓。
  • 傳經:傳授經典或知識。
  • 旅食:旅途中的食物,這裏指在外的生計。
  • 裂黻:古代的一種服飾,這裏指製作軍服。
  • 戎衣:軍裝。
  • 目斷:目光所及之處,這裏指極目遠望。
  • 南來雁:從南方飛來的雁,常用來比喻消息或信使。

翻譯

何時金雞能帶來赦免的消息,我常夢見自己隱居在山丘和溝壑之間。 珍貴的文書爲何被視爲罪過,百姓們都期盼着早日歸來。 傳授知識以維持旅途中的生計,製作軍服以備戰。 極目遠望,南來的雁兒,春天一到又飛回北方。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沈比部被貶謫的同情與期盼。詩中,「金雞」象徵着赦免的希望,而「丘壑夢」則反映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通過「絳緗憐何罪」和「蒼生望早歸」,作者表達了對沈比部無辜受罰的同情,以及百姓對其早日歸來的期盼。後兩句則通過「傳經資旅食」和「裂黻制戎衣」描繪了沈比部在外的艱辛生活,而「目斷南來雁」則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時局的無奈感慨。

曾仕鑑

曾仕鑑,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舉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內閣中書,歷官戶部主事。時值倭寇入侵,趙文懿延仕鑑畫策。仕鑑著《兵略》上之,宋經略應昌得之,疏請加仕鑑職銜。仕鑑官侍從,尤留意民瘼,錦衣千戶韋夢麒請採珠,仕鑑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會差趲南直隸白糧,乘便南還,遂不復出。有《慶曆》、《公車》、《洞庭》、《羅浮》、《和杜》諸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九有傳。 ► 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