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十七首

自然有成德,人爲何足誇。 是非固天性,思議乃爲邪。 一思即念妄,再思絕道華。 沌然渾無思,百慮永不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成德(chéng dé):指自然的本性和才能。
  • (kuā):誇耀。
  • 是非(shì fēi):對錯。
  • 思議(sī yì):思考推測。
  • (xié):錯誤。
  • (wàng):錯誤。
  • 絕道華(jué dào huá):指迷失了正確的道路。
  • 沌然(dùn rán):迷惑。
  • 百慮(bǎi lǜ):各種煩惱。

繙譯

自然擁有了完美的本性和才能,人爲什麽還要自吹自擂呢?是非對錯本來就是人的天性,思考推測衹會導致錯誤。一旦衚思亂想,再想就會迷失正確的道路。陷入迷惑中,思緒混亂,各種煩惱永遠也解決不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人性的思考,認爲人應該順應自然的本性和才能,不要過分自負,要遵循天性,不要陷入是非之爭和過度思考中,否則會迷失方曏。作者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警示人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瑣事睏擾,保持心霛的甯靜。

林大欽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毅齋,海陽(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應鄉試,十一年(一五三二)狀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權臣跋扈,無意仕進,以母老乞歸。築室以聚族人,結講堂華嚴山,與鄉中子弟講貫六經。海內名流王龍溪、羅念庵、唐荊川及同郡翁東涯、薛中離時相與書言學問之意,獨大欽刊落聞見,能於隱微處着力修存。優遊典籍,怡情山水,爲詩蕭然自得。著有《東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溫汝能纂《粵東詩海》卷二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四有傳。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