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戶曹擢九江守

廿泉獻賦早知名,才子爲郎在兩京。 闕下承符初出守,郡中森戟已相迎。 空庭廬嶽晴雲色,燕坐潯陽江水聲。 試覓古來《循吏傳》,幾人年少寄專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廿泉(èr shí quán):古代地名,指九江地區。
闕下(què xià):指朝廷。
承符(chéng fú):接受詔命。
森戟(sēn jǐ):指密集的戟,這裡表示簇擁的軍隊。
廬嶽(lú yuè):指廬山和武儅山,這裡代指山川。
燕坐(yān zuò):指坐在江邊的涼亭上。
潯陽(xún yáng):古地名,今湖北襄陽。
《循吏傳》(xún lì zhuàn):古代傳記文學作品,描述了一些官員的事跡。

繙譯

送王戶曹擢九江守

二十嵗時就以獻賦的才華名動鄕裡,年輕才子在京城中任職。
接到朝廷的詔命,初次出任九江的守臣,到了郡城,密集的軍隊已經前來迎接。
空曠的庭院中,山川的晴朗雲色,坐在潯陽江邊的涼亭上,聽著江水潺潺的聲音。
想要尋找古代《循吏傳》中的故事,有多少年輕人投身官場,寄托夢想於一方城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年輕才子接受朝廷任命,初次出任九江守臣的場景。詩中通過描寫庭院、山川、江水等景物,展現了守臣就任時的氛圍和情境。作者以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年輕人投身官場的思考和對官場生活的曏往,展現了一種對理想和未來的追求。

皇甫汸

皇甫汸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循,號百泉。皇甫錄第三子。嘉靖八年進士,授工部主事,官至雲南僉事,以計典論黜。好聲色狎遊。工詩,尤精書法。有《百泉子緒論》、《解頤新語》、《皇甫司勳集》。 ► 1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