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硔
河水趨山東,四曠無險塞。
呂梁扼其衝,凜若萬強敵。
水勢與石鬥,終古怒未息。
舟行齦齶間,衆挽不餘力。
進始逾跬步,退忽落千尺。
長年起相語,茲土神所職。
登祠奉嘉薦,拜跪陳下臆。
船頭勇牽纜,檣表高掛席。
好風東南來,送我天北極。
叱馭誠足欽,垂堂詎遑恤。
昔聞莊叟言,有山在離石。
懸水三十仞,魚鱉皆辟易。
孰隳天地性,遂拯生民溺。
鴻飛九州野,吾願觀禹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呂梁(lǚ liáng):地名,位於今山西省西部。 齦齶(kǔn è):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kǔn):船頭。 齶(è):船尾。 齦齶間: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齶(kǔn è):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kǔn):船頭。 齶(è):船尾。 齦齶間: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齶(kǔn è):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kǔn):船頭。 齶(è):船尾。 齦齶間: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齶(kǔn è):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kǔn):船頭。 齶(è):船尾。 齦齶間: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齶(kǔn è):船頭和船尾之間。 齦(kǔn):船頭。 齶(è):船尾。 齦齶間:船頭和船尾之間。
翻譯
河水奔流向東,四周廣闊沒有險要的關隘。呂梁山脈阻擋着它的去路,威嚴如同萬軍敵。河水與山石相爭,這場永恆的怒火從未平息。船隻在齦齶間穿行,衆人拼命划槳卻無餘力。前進時一步步超越,後退時卻瞬間跌落千尺。長年來人們在這裏交談,這片土地是神明所在。登上祠堂獻上美好的祭品,跪拜表達內心的虔誠。船頭勇敢地牽引着纜繩,船帆高高掛起。順風從東南吹來,將我送往天北極。指揮船隻的人誠心尊敬,但守護神明的殿堂卻無暇顧及。曾聽莊重老人說,有座山在離石之間。懸崖上有三十丈高的懸水,魚龜都能輕易避開。誰能破壞天地的本性,從而拯救生靈於溺水之中。大雁飛翔在九州大地上,我願意去看一看禹王的遺蹟。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呂梁山脈險峻的地勢和河水的洶涌,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對抗與融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歷史傳說的嚮往。通過描寫河水與山石的對抗,以及船隻在險要之間的穿行,展現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微妙關係。最後引用了禹王治水的傳說,表達了對古代英雄事蹟的讚美和嚮往。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