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繁絲(fán sī):指華麗的綢緞。
- 豪竹(háo zhú):指高大茂盛的竹子。
- 綺蓆(qǐ xí):華麗的蓆子。
- 絳蠟(jiàng là):紅色的蠟燭。
- 鎋(xiá):指官職。
- ?(yàn):古代指厭倦、厭煩。
- 飛觥(fēi gōng):古代酒器,形狀像鳥,用來盛酒。
- 殘更(cán gēng):深夜。
- 洪都(hóng dū):古代指長安,唐朝的都城。
- 高客(gāo kè):指才華出衆的客人。
- 賦(fù):指作文、作詩。
繙譯
華麗的綢緞和高大茂盛的竹子一起奏響新的樂聲,紅色的蠟燭光芒映照在華麗的蓆子上。已經厭倦了這樣的夜晚,爲何不願意再來一壺酒呢?酒興醉人,心中充滿了風月之美,詩篇在雲菸中、紙上生發。廻憶起昔日在長安的高才華客人們的作文作詩,獨自誇贊王勃最先成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宴會的場景,通過華麗的描寫展現了宴會的熱閙和豪華。詩人倪謙以優美的文字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曏往和對才華橫溢的贊美,展現了古代文人雅集的風採。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
倪謙的其他作品
- 《 和王廷器檢討夕宴李揮使東軒詩三十首 》 —— [ 明 ] 倪謙
- 《 送陳侍郎璉致仕還東廣 》 —— [ 明 ] 倪謙
- 《 三顧圖 》 —— [ 明 ] 倪謙
- 《 九月八日蔣宗誠請冶城登高分韻得將字 》 —— [ 明 ] 倪謙
- 《 和韓都憲詩 》 —— [ 明 ] 倪謙
- 《 九月十日王祭酒鷄鳴山登髙分韻得日字 》 —— [ 明 ] 倪謙
- 《 松鶴軒爲丁羽士賦 》 —— [ 明 ] 倪謙
- 《 淮之水挽山陽友義畢居士 》 —— [ 明 ] 倪謙